孩子們積極參加消夏月演出。
臨汾新聞網訊 7月27日,記者從市第十一屆廣場文化消夏月活動領導組辦公室獲悉,為期一個月的“永遠跟黨走、放飛中國夢”的廣場文化消夏月活動自從7月1日晚在汾河公園九州廣場拉開帷幕后,慶祝建黨95周年詩歌朗誦演唱會、梨花獎戲曲大賽、旗袍模特秀專場等精彩節目紛紛上演,這一全民參與的文化饕餮盛宴儼然成為我市盛夏時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據悉,我市第十一屆廣場文化消夏月活動,共有八項文化活動內容。7月1日開幕的慶祝建黨95周年詩歌朗誦演唱會,圍繞“永遠跟黨走”這個主題,在配樂朗誦《我的中國夢》中拉開序幕,《黨旗更鮮艷》《紅旗飄揚》《錦繡前程》三曲聯唱,唱出了對黨的無限深情和熱愛。配樂朗誦《有一首歌》,用朗誦的方式表現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鏗鏘情懷。歌曲《情系老百姓》《我愛我的祖國》《跟你走》等節目,在歌頌黨、歌頌祖國的同時,也展現了大美臨汾經濟社會發展的日新月異。整場演唱會震撼心靈、催人奮進,在黨的生日里為廣大群眾送上了一道精美的紅色文化“大餐”。7月7日舉辦的旗袍模特秀專場晚會感人肺腑,這支平均年齡在60歲以上的中老年模特隊伍讓人刮目相看,表演的節目既有溫婉優雅的旗袍展示,也有動感十足的現代服裝表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77歲的團長周親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為了今晚的演出,隊員們準備了一個月,在節目的編排、服裝等方面花了很大的心思,大家的服裝、化妝等都是自費,不為別的,就是希望在炎熱的夏天給市民帶來歡樂。”7月16日、17日晚,梨花獎戲曲大賽精彩上演,來自全市17個縣(市、區)的戲曲愛好者以唯美的唱腔、精湛的表演,一展傳統戲曲文化的獨特魅力。蒲劇《清風亭》、晉劇《打金枝》、眉戶劇《母與子》、京劇《沙家浜》、蒲劇《山村母親》等傳統劇目和現代劇目演唱,聲情并茂、細膩流暢、韻味濃厚,吸引了眾多戲曲愛好者前往觀看。參賽選手們扎實的唱功、出色的技藝,使整臺晚會高潮迭起,贏得了現場群眾的陣陣喝彩。
今年的廣場文化消夏月活動由于受汛期影響,汾河兩岸供電受阻,所以演出不得不隨著天氣的變化臨時調整節目單。7月15日舉辦的舞蹈晚會就被雨水“搗亂”了,當天孩子們精心準備了一天,可在演到第7個節目的同時,瓢潑大雨不期而至,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不得不終止演出,但在舞臺上的孩子們,仍然冒著雨跳完了最后一個節拍。市民們說,孩子們敬業的精神太讓人感動了。
自2004年夏季開始,我市已經連續成功舉辦了十屆廣場文化消夏月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備受廣大市民青睞。本屆廣場文化消夏月活動本著特色、多樣、豐富、節儉的原則,積極動員社會各界的力量,開展積極向上、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演出,并繼續推動“文化山西、書香臨汾”全民閱讀活動,多方面展示了我市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和諧、各項事業欣欣向榮的大好局面,為推進我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文化支撐。
記者 劉晚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