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當最后一枚飛碟在臨汾的晴空劃出完美弧線,2025年亞洲杯飛碟射擊比賽圓滿落下帷幕,這座城市用溫度續(xù)寫著新的篇章。志愿者的星光眼眸、擺渡車司機的溫暖掌心、中醫(yī)師的仁心妙手……通過15個國家和地區(qū)參賽人員的手機相冊和社交媒體,“魅力臨汾”的感動持續(xù)綻放。
在臨汾射擊運動基地的各個角落,志愿者們的身影無處不在。他們身著統(tǒng)一服裝,臉上洋溢著真誠的微笑,用流利的英語與參賽運動員交流,提供從賽事引導到生活幫助的全方位服務。有趣的是,許多志愿者還化身“方言老師”,教參賽人員用臨汾話喊出“加油”。這句充滿地方特色的鼓勵,成為賽場上最暖心的聲音。
來自印度尼西亞的裁判印卡(Inca)動情地說:“這些志愿者就像我們的朋友,總是第一時間出現(xiàn)在需要的地方。他們不僅教會我們方言,更讓我們愛上了臨汾的熱情與友好。”翻譯志愿者原燕婷是臨汾職業(yè)技術學院的英語教師,她表示:“能為國際賽事貢獻力量是我的榮幸。看到大家因我們的服務而露出笑容,一切辛苦都值得。”
賽事期間,擺渡車司機們用專業(yè)與熱情為參賽人員的出行保駕護航。他們提前熟悉路線,確保準時安全地接送運動員,還會用簡單的英語介紹臨汾的風土人情。一位來自卡塔爾的運動員贊嘆道:“司機師傅們不僅開車穩(wěn),還總是用微笑迎接我們,讓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司機李亞娟自豪地說:“能為亞洲杯服務是我們的榮幸。我們深知責任重大,既要保證安全,也要傳遞臨汾的熱情。希望臨汾的魅力能傳播到更遠的地方。”
賽場外,中醫(yī)理療成為另一個備受矚目的“金牌項目”。賽事醫(yī)療組特邀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古氏古法懸灸”代表性傳承人谷寶倉帶領團隊,通過推拿、拔罐等傳統(tǒng)技藝為運動員緩解競技疲勞。
“手上有分寸,心里有蒼生。”谷寶倉一邊忙碌,一邊向年輕助手示范火候要訣。他手中的火罐精準吸附在穴位上,并向團隊成員講解,“我們要讓這團傳承之火,溫暖更多友人。”
一位科威特運動員體驗后豎起大拇指贊嘆:“太神奇了!拔罐后整個人煥然一新,疲勞感頓時消失了。”通過這種獨特的文化交流,運動員們在放松身心的同時,深刻感受到了中醫(yī)“治未病”的養(yǎng)生智慧。
觀眾席上,市民衛(wèi)佳婧特意趕來觀賽,她激動地說:“平時在電視上觀看體育賽事,這次亞洲杯來到了家門口,我深刻地感受到原來我們臨汾也具備承辦這樣高規(guī)格國際賽事的條件和能力,內(nèi)心感覺更加自豪和驕傲!”
當賽場的“硝煙”散去,留在參賽人員記憶中的不僅是精彩瞬間,更是臨汾人民用真誠編織的溫暖畫卷。從賽前的一杯冰飲到場館內(nèi)的雙語指引牌,從孩子們模仿射擊動作的童真到安保人員烈日下的堅守,無數(shù)細節(jié)匯聚成人們對臨汾的深刻印象——一座既專業(yè)又充滿人情味的城市。
卡塔爾射擊協(xié)會代表馬蘇德·阿爾·阿德巴(Masoud Al Adba)表示:“我們在臨汾感受到賓至如歸的溫暖與友誼。感謝你們的熱情款待、周到照顧,并為卡塔爾射擊隊在比賽期間提供一切所需。致以我們最誠摯的謝意。”
賽事協(xié)調(diào)員/仲裁委員會主席阿卜杜拉(Abdulla)高度評價:“臨汾展現(xiàn)出的綠色生態(tài)與安全保障體系,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無論是賽事籌備的專業(yè)度,還是城市管理的精細化程度,都堪稱典范。我衷心期待未來世界杯賽事能在此舉辦,相信這片土地定能續(xù)寫輝煌,再次感謝主辦方的精心安排與熱忱服務!”
賽場歡呼化作城市的回響,眾多贊譽成為前行的動力,臨汾,正以開放的胸懷擁抱世界,這座城市的溫暖與專業(yè),已為下一次相聚埋下伏筆——每一位臨汾人都在用熱情續(xù)寫這份“城市情書”,向世界發(fā)出長久邀約,期待更多國際賽事在此綻放。
記者 亢亞莉 尹娜 劉臨琦 郭海琪 任怡星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