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在10月中旬拉開序幕,被喻為“天下第一考”的熱門職業比去年招錄人員增加2700多人。但截止10月24日18時報名結束,就整體情況來看,國考報名總數與競爭比均呈“雙下降”態勢,國考熱”真的降溫了嗎?10月27日,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今年國考我沒有報名?!鄙轿鲙煷笱卸狞h榕說,公務員工資太低,而且論資排輩,上升空間太小,不太適合我?!薄皬?011年畢業到現在,我連續3年報名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但今年不考了?!痹谝患覈蠊ぷ鞯男戽谜f。以前我覺得公務員工作清閑又穩定,現在大家都在討論基層公務員工作又累、賺得還少,很多福利還都取消了,那還考公務員干嘛呀?!痹谶@個社會利益多元化、就業壓力增大、保障機制尚不完善的今天,公務員仍是無數青年人眼中的“香餑餑”,編制情結”始終是不可忽略的優勢所在。
“父母希望我有份體面穩定的工作,只要能考上公務員,就給他們吃了一顆定心丸?!蓖鯐跃暾f,公務員之所以吸引這么大,總是有一些因素的,在企業工作是為了多掙錢,而加入公務員隊伍則是期望著權利。
近年高校應屆畢業生連年增加,很多大學生將目光瞄準公務員,但是部分藝術類的畢業生卻被“限制”擋在了公務員的門檻外,我學的是藝術,為了參加國考,報了集訓班每天上課,但前幾天公務員職位表出來卻發現沒有可報考的職位,真是無奈加辛酸呀?!贝髮W剛畢業的劉藏說,設計專業竟給報考帶來這么多的局限性。我學的是環境藝術設計,只能報考新疆偏遠地區門檻較低的職位,這些崗位基層工作經驗、政治面貌均不限,專業要求也比較寬泛,但有最低服務5年的要求,我一個女孩子跑那么遠去工作又有點不切實際,只能放棄不報了?!辈芊f說。
目前許多考生愁于工作,所謂的“盲報”、猛報”,凡是考試只要能報,書也不看,先去湊個數再說,成為現今社會的普遍現象。對于“國”字當頭的職業,仍然是擇業的主戰場,而國家公務員理應成為不少老師和學生“值得一試”的就業選擇,一家中公教育培訓機構的輔導專家張程認為,公考熱”反映了在“金飯碗”的誘惑下,大家對“編制”的盲目崇拜追求,今年國考報名總數減少,出現“雙下降”的態勢,是由于今年職位設置更科學,資格條件更詳細,減少了考生的盲目選擇,報考也更趨理性,減少了跟風報名的情況。另外,今年特別強調了報名中的誠信機制建設,不誠信的報考行為將視情況列入誠信檔案庫,這一規定大幅度減少了之前不符合報名條件,但仍想“報個名試一試”的考生,擠出了數據中虛高的“水份”。
見習記者梁麗 實習生丁瑩
責任編輯: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