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二戰”期間,父親受好友之托,千里迢迢趕到軍營,為好友的兒子說情,因為好友的兒子犯了軍規。馬歇爾立刻把臉沉了下來,嚴肅地對父親說:“這辦不到,相反,我還要加重對這名違紀士官的懲罰。”父親一氣之下說再也不認馬歇爾這個兒子。半個月后,馬歇爾主動向父親說明從嚴治軍的想法,作為一名長官,決不能濫用職權。不過,拂了父親的臉面,自己甘愿受罰,說完跪在了父親面前。見此情景,父親的氣也就消了。馬歇爾的岳母由于長期獨居,打算和一個德國人結婚,引起了非議,連馬歇爾的妻子也接受不了。馬歇爾不僅規勸妻子同意母親的再婚,而且還親自主持了 岳母的婚禮。
馬歇爾盡孝的“加與減”,實際上給“我們怎樣盡孝”下了一個比較科學的定義。盡孝也要扶正祛邪,而不是一味地迎合老人。正確的、有益于老人身心健康的“孝”,應當用“加法”,越孝順越好;不正確的,無益于老人身心健康的,要做“減法”,既不能一味地迎合,也不能一味地反對。現在有一些人卻不是這樣,他們在給老人盡孝時把“加減法”做反了,對父母搞迷信也搞“加法”,不僅在生前大搞迷信活動,死后更是大操大辦,有的甚至為此欠下了一筆巨額債款。父母幫人家說情,也不分青紅皂白,一律“網開一面”。而對父母正當的盡孝要求,像多給精神撫慰、多增加一點贍養費、多回家看看等等,則一概用“減法”。這實際上把盡孝用錯了地方,決不能提倡。 (朱晨)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賈亮】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拳拳“心訪”得民心
下一篇: 村官需具備“長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