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氣公司輸氣管網自1992年投運至今,已經運行二十多年,隨著煤氣用戶的日益增加,臨汾市區的擴展規劃,管網系統出現了局部氣小的問題,尤其是市區中心區域的南洪家樓、生資巷、貢院街等區域,長期以來用戶反映氣小,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供氣能力超過原設計能力,調壓器超負荷運行,管道存在先天不足;其次是管內雜質越聚越多,在末端造成堵塞,影響氣體的通過能力,加之市區不同區域規劃發展不平衡,局部區域用戶大幅度增加,原有的管道已經不能適應現有用戶的需要,這些問題,已經成為用戶發展的瓶頸,嚴重制約了煤氣事業的健康發展,針對這些問題,煤氣公司做過許多努力,如通過協商在南洪家樓建立一座調壓站,科委巷修路時,將行署調壓站所帶部分用戶分流給動力廠調壓站等等,雖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還是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目前行署、公路局調壓站所帶用戶已經超出最大負荷。為此,借助鼓樓北道路改造工程,煤氣公司制訂出了“管網整合方案”,選用既適用于焦爐煤氣,又適用于天然氣的優質三PE防腐鋼管,在關鍵部位增加中低壓閥門,如鼓樓北府西花園位置增加低壓閥門,府西花園以北的用戶分流給食品公司調壓站,減輕行署、公路局調壓站的負荷。在鼓樓北工行門口適當位置增設中低壓閥門使低壓管線環通,整合功臣小區調壓站和行署、公路局、安宇調壓站,使市區區域調壓站負荷更加均衡合理,以徹底緩解該區域部分用戶氣量不足問題;同時通過調壓站整合,在調壓器檢修時低壓系統可以相互串通,減少因停氣檢修給用戶帶來的不安全性;同時通過系統增設閥門,為以后天然氣分片區置換打下良好的基礎。總之,要用新思路、新辦法解決煤氣管網老化堵塞和供氣不均衡問題,保證居民正常生產生活用氣不受影響。(劉春蓮)
【責任編輯: 付基恒】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我們向雷鋒學習什么?
下一篇: 從“小善”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