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告誡各級領導干部:要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堅決反對講排場比闊氣,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秀傳統,大力宣傳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由此,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話題再度引發了廣泛關注。
提到節約,不能不說說德國人。在“吃”這方面,德國人在進餐時總是堅持簡單、營養的原則,連科爾、施羅德這樣的堂堂前總理亦曝出過就餐“舔盤子”的新聞;而韓國政府為解決食品浪費,出臺了一項規定:如果餐館能向顧客提供把飯菜吃光的標準菜單,或能讓顧客把吃剩的飯菜打包帶走,就可以享受減稅的優惠……如今,伴隨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某些國人飲食之奢豪讓先富起來的德國人也自嘆弗如——公務吃喝一頓飯動輒成千上萬,滿桌菜肴猶如走馬燈一般,親朋宴飲時浪費現象也屢見不鮮。飯局尚且如此,商家也不含糊,去年中秋節,網曝有家賓館為了招攬顧客,居然做出直徑長達5米的月餅,結果中秋節一過,月餅卻喂了豬……錢是自己的,資源是大家的。在“吃”上節儉,不僅是每個人堅守傳統美德的體現,更反映了一種“不吃子孫飯”的社會態度。如果節儉之風能吹入每個人的心中,官員在公務接待時不鋪張、群眾在親朋宴飲時不浪費,那么這股清新的社會風氣必將成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強大助力。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我們黨是靠勤儉節約戰勝艱險、建設國家的,廣大群眾是靠勤儉節約克服困難、發展事業的。在任何時候,勤儉節約都是我們的“傳家寶”,是全社會每個人都需要繼承發揚的優良傳統。
一平
責任編輯:劉靜
上一篇: 會務整頓重在治本
下一篇: 藝考這條路真的好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