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年輕人創業,絕不僅僅在于緩解就業壓力,而是培育創新精神,進而完成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型。目前,我國高校畢業生創業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據人社部官員透露,這個群體的創業比例僅占1%左右。大學畢業生更熱衷于尋求安穩的工作,這對創新型國家的建設是不利的。因此,需要打破這種過度求穩的就業格局,激發知識青年群體的活力。
為此,教育部于12月10日下發通知,就2015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進行部署。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全面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和自主創業工作,加大對大學生自主創業資金支持力度,高校要建立彈性學制,允許在校學生休學創業。
“獨生子女”溫室里的花朵”“天之驕子”,當代的大學生幾乎是集所有優越感于一身,就連苦都舍不得讓多吃一點點,哪里還有創業的勇氣?看看那人山人海的招聘會上,辦公室、文秘等工作崗位前擠成一堆,業務員等崗位卻無人問津。單位里也一樣,稍微有一點點挑戰性的工作都沒人愿意接。
對比去年的《通知》發現,下發時間基本相同,但去年的通知是《關于做好2014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在主題上多了“創業”二字,這也是近年來教育部在此類例行通知中首次把“創業”放在了主題當中;在行文中,去年《通知》把創業放在第三部分:激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而今年則提升到第一部分:“全面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和自主創業工作”;從用詞上看,全面推進”顯然也比“激勵”的份量加重了許多。
年輕是大學生最驕人的資本,有青春就該有冒險有激情。對他們的理想夢想,我們應該多鼓勵,多為他們提供創業試水的條件,為他們提供實現的機會。無論是失敗還是帶給我們驚喜,都是實現人生價值。休學創業政策,可謂是送給青春的一份大禮,我們要用行動回報,而不是用安逸去阻擋夢想的路,給青春留遺憾。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允許大學生休學創業能很好改變以往被動就業的現象,改變舊的就業觀。
同時有利于培養獨立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動手能力和自主創造精神,為出社會獨立打拼聚集能量,更好地適應社會變化。另外,還有利于培養個性化的孩子,有了彈性學制,有利于大學生自主靈活選擇學業的進度和學習的方式。讓我們為積極創業的大學生點個贊!(鄭軻)
責任編輯:劉靜
上一篇: 商業炒作莫讓節日變了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