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首先是經濟的現代化。深入貫徹落實市委五屆八次全會精神,要注重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落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推動臨汾深度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
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全局和戰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進一步部署了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大改革舉措。我們要深刻理解黨中央關于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等重大決策精神,堅決落實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有關部署要求,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加快推動臨汾深度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
深度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首先要全面激發經營主體活力。要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深入開展“經營主體深化年”活動,落實促進經營主體發展一攬子政策,發揮好經營主體集聚平臺優勢。要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持續推進經營性國有企業集中統一監管、提升國有資本配置效率。要健全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機制,抓好民營經濟促進法出臺后的貫徹落實,制定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行動方案,全面落實民營企業支持政策,推動各類惠企政策“直達快享”。要完善向民營企業推薦項目長效機制,落實民營企業融資支持政策,規范涉民營企業行政檢查,強化涉企收費長效監管,完善拖欠賬款常態化預防和清理機制,建立助企紓困長效化工作機制。要引導民營企業完善治理結構和管理制度,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和技術改造。要完善民營經濟人士教育培訓體系,培育和弘揚企業家精神。
深度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要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要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規范招商引資制度,嚴禁違法違規給予政策優惠行為。全面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嚴格落實“全國一張清單”管理要求。完善各類產權保護制度,推進產權保護法治化。要迭代升級公共信用信息平臺。要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健全勞動、資本、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要推進水、能源、交通等領域價格改革。要健全一體銜接的流通規則和標準,健全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規范招標投標市場,實現項目全流程公開管理。鞏固推廣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成果,建立健全標準實施監督機制。構建便民惠企的現代化市場監管體系,提升市場綜合監管能力和水平。落實國家和省統計重點領域改革,逐步推廣經營主體活動發生地統計。加快發展物聯網,完善全社會物流成本控制機制。
深度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必須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要深化財政管理改革,健全預算制度,加強財政資源和預算統籌,健全全過程管理和績效評價制度,強化重點戰略任務和基本民生財力保障。要全面落實稅制改革,高效落實稅費優惠政策,加大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政策支持力度,合理降低制造業稅費負擔。要推進金融體制改革,完善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發展機制,探索建立金融數據中心。健全金融機構服務我市實體經濟激勵約束機制,完善政銀企對接機制。完善金融機構區域性總部或功能性總部引進機制,持續強化“穿透式”監管,建設風險管控長效機制。
深度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必須進一步完善營商環境創優機制。聚焦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目標,推進營商環境改革攻堅,推進全鏈條優化審批、全過程公正監管、全周期提升服務。鞏固深化“領辦+代辦+專辦+一網通辦”四辦服務機制,推行極簡審批,堅持所有常辦審批事項向全國最短時限看齊。推進“綜合窗口”改革和“綜合監管一件事”改革,完善“高效辦成一件事”常態化推進機制。健全“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營商環境投訴舉報監督專線運行機制。推進自助政務服務超市體系建設。繼續用好“早餐會下午茶夜沙龍”政企對接機制,建立常態化政企溝通機制和領導干部聯系民營企業工作制度。建立“解難題、理舊賬、清欠款”長效機制。
深度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要發揮好“三大板塊”協同發展作用。要堅持“三大板塊”生產力布局和產業規劃,建立健全聯席會議工作機制,完善市級“三大板塊”定期會議制度,加快建立板塊內部縣際聯席會議輪值機制,構建市級統籌、部門協同、區域協作的“三大板塊”推進格局。
建立健全產業協同發展機制,以產業鏈為依托成立優勢產業聯盟,搭建企業間交流溝通平臺,在重點園區建設、強鏈項目落地、資源要素配置等方面協同發力,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建立健全利益共享機制,引導板塊、縣(市、區)、園區樹立利益共同體理念,在開發區建設、招引項目、企業落地過程中,加強合作共贏,加快建立全市域招商引資共享機制,促進招商項目在全市范圍內有效流轉。
深度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要進一步完善區域協調和開放發展機制。要用好國家支持新時代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優化區域開放布局等政策措施,完善我市推進落實機制。推動建立完善區域協同聯動機制,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關中平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區域交流合作,打造承接產業轉移的“攔水壩”。高質量打造臨汾(侯馬)綜保區等外貿平臺,主動對標國際經貿規則,復制推廣先進省市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成果,持續拓展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功能。探索建立參與全球產業分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機制,推動中歐、中亞班列常態化開行、重去重回。培育服務貿易、數字貿易、跨境電商等新興業態,支持更多中小企業參與對外貿易。
深度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是臨汾重塑區域發展新優勢、打造區域發展新動能的歷史性機遇。我們要牽住經濟體制改革這個“牛鼻子”,堅定信心、勠力同心,銳意進取、真抓實干,加快落實各項改革舉措,為推動臨汾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提供強大動力。
本網評論員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