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
加快建設創新型臨汾
——三論深入貫徹落實市委五屆八次全會精神
教育、科技、人才是我市推動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市委五屆八次全會著眼提升全市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對深入實施科教興市戰略、人才強市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作出部署,為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科技體制改革、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繪制了新的“施工圖”,必將為全市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注入強大創新動力。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是管長遠管根本的基礎工程。闊步新征程,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要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完善立德樹人機制,持續實施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試點,完善教育評價體系,探索教育高質量發展新路徑。完善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推進機制,鞏固深化規范民辦義務教育發展和義務教育“雙減”改革成果,推動義務教育進一步擴優提質。深化普通高中集團化辦學模式改革,探索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新模式。加快構建普職融通、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培養更多與創新創業要求相匹配的新興產業人才。推進高校改革發展,支持臨汾職業技術學院“雙高”建設、山西電子科技學院高質量發展,結合臨汾產業發展實際動態設置專業,提升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健全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專門教育保障機制。推進教育數字化,賦能學習型社會建設,加強終身教育保障,以教育之強成就人才之強,賦能科技之強。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一競爭力,是國家強盛之基。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全面加快“晉創谷·臨汾”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以“一核引領+雙輪驅動+N區拓展”為布局,集聚整合相關科研力量和創新資源,建設技術創新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等,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完善科技項目和經費管理改革,制定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健全科技計劃項目形成、運行、管理、監管機制;推進財政科研項目經費“包干制”,賦予科研人員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經費支配權、資源調度權。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布局建設概念驗證、中試驗證等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健全技術經理人隊伍培育體系,完善為原創性技術提供應用場景政策,促進科技成果快速轉化。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建立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機制,建設一批產學研高效協同、上下游緊密結合的創新聯合體。完善科技創新激勵政策,健全市場化服務體系,營造良好創新生態。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人才資源是創新活動中最為活躍、最為積極的因素。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制定關于加快集聚高層次人才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強化制度安排和政策支持。完善人才自主培養機制,著力造就一批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實施重點產業鏈、專業鎮人才賦能工程,建設一流產業技術工人隊伍。健全人才“引育用留”工作機制,創新柔性引才、彈性工作的人才引用模式,構建更加開放的人才引用新格局。健全人才有序流動機制,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人才交流通道,完善海外引進人才保障機制。完善“一站式”人才服務機制,實現人才優惠“一鍵式”落地,強化人才住房就醫、子女入學、配偶安置等保障。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健全以能力、質量、時效、貢獻為導向的多元化人才評價體系,確保每一位人才都能為臨汾發展出力獻智、加持賦能。
教育孕育未來,科技彰顯實力,人才引領發展。全市上下要深入學習貫徹市委五屆八次全會精神,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促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深度融合,加快建設教育強市、科技強市、人才強市,全面提升我市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持續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的倍增效應,為我市加快實現“三個努力成為”提供堅實支撐、注入不竭動能。
本網評論員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