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是“安全生產月”,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著主題活動,但也有少數企業只做表面文章,這種現象需要高度重視。安全生產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也是社會穩定的基石。每年的“安全生產月”,是強化安全意識、落實安全責任、排查治理隱患的重要契機。某些企業若僅將其視為一場“運動式”的突擊活動,追求表面熱鬧,而忽視扎實推進,便違背了設立“安全生產月”的初衷。唯有穩扎穩打,才能讓“安全生產月”真正成為守護生命財產安全的堅實堡壘。
穩扎穩打,意味著思想上要高度重視,杜絕形式主義。“安全生產月”期間,部分企業熱衷于拉橫幅、喊口號、拍照片,看似轟轟烈烈,實則浮于表面,安全培訓走過場、應急演練擺樣子,隱患排查敷衍了事。這種做法不僅無法解決實際問題,還會麻痹員工的安全意識。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企業管理者要從內心深處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將安全生產月視為查漏補缺、提升管理水平的契機。把每一次安全培訓當作強化員工安全知識的課堂,每一場應急演練當作檢驗應急能力的實戰,每一次隱患排查當作消除潛在風險的關鍵,切實將安全理念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個環節。
穩扎穩打,需要在行動上真抓實干,全面排查治理隱患。“安全生產月”期間,企業應組織專業力量,對生產設備、工藝流程、作業環境等進行全方位、地毯式排查。不僅要關注明顯的安全隱患,更要深挖隱藏在管理漏洞、制度缺陷中的“隱性風險”。針對排查出的問題,建立詳細的隱患臺賬,明確整改責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做到立行立改、閉環管理。同時,利用“安全生產月”的契機,加大對安全生產新技術、新設備的投入和應用,從硬件設施上提升安全保障水平。
穩扎穩打,更在于建立長效機制,讓安全生產成為常態。安全生產不能僅靠一個月的集中整治,而要將“安全生產月”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固化為制度,融入企業的日常管理體系。通過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明確從企業負責人到一線員工的每一個崗位的安全職責;加強安全教育培訓的常態化建設,定期組織員工學習安全法規、操作規程;建立健全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實現對安全風險的動態監測和精準防控。只有這樣,才能讓“安全生產月”的成果得以延續,讓安全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安全生產月”是責任的提醒,更是行動的號角。穩扎穩打,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堅守。唯有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將安全生產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才能真正筑牢安全防線,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社會的和諧穩定保駕護航。一直以來,我市都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讓我們把“安全生產月”作為常態,用穩扎穩打的行動,書寫安全發展的新篇章。(真言)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