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每次看著自己的血液順著導管緩緩流進血袋,總覺得那不是普通的血液,而是給身處困境的患者送去的生命希望。”7月9日,山西華寧焦煤有限責任公司機關第一黨支部書記賀建設談及獻血感受時,眼中閃爍著堅定而溫暖的光芒。從2009年第一次“挽袖”至今,這位56歲的“獻血達人”已經堅持了16年,30本無償獻血證、數張獻血獎狀是他引以為傲的“軍功章”。
賀建設能走上無償獻血之路,實屬一種必然。曾經身披戎裝的歲月,不僅練就了他硬朗的身板、堅強的意志,更在他心中深深埋下“為人民服務”的種子。即便日后褪去軍裝、換了崗位,為社會奉獻的初心也從未改變。對他而言,挽起袖子獻血,不過是換了一種方式延續使命。作為共產黨員和退役軍人,這份擔當早已成為本能。
“熱血有情、獻血光榮、黨員先行”,是賀建設一直堅守的信念。自2009年第一次獻血,他的愛心腳步從未停歇,除了在本地堅持獻血,有時去外地出差,趕上獻血間隔期到了,也會主動尋找血站奉獻愛心。為了每次獻血都能順利“達標”,他常年堅持鍛煉、規律作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這種近乎嚴苛的自律也成為感染他人的底氣。
“無償獻血是一件對自己、家人和社會都有幫助的好事。獻一袋血,對健康成年人來說不算什么,但在關鍵時刻能夠救一條命、保一個家。”賀建設常在各種場合分享獻血經歷,用親身感受打消大家對獻血的顧慮。從2021年至今,他先后5次主動牽頭,在山西華寧焦煤有限責任公司組織開展無償獻血活動。從宣傳獻血知識、帶頭獻血、分享經驗到現場協調,他總是忙前忙后、從不嫌累,用“跟我上”的行動力帶動越來越多的同事加入傳遞溫暖的“熱血隊伍”。
同時,由于長期的耳濡目染,賀建設的兒子自成年后也成為一名無償獻血者,“家風”就像無聲的春雨,讓奉獻的種子在家庭里生根發芽。
“人民需要時,就該盡綿薄之力。”賀建設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有人勸他“歇一歇”,他卻鄭重地說,“身體允許就多獻點,萬一有人等著這袋血救命呢?”正是這份深植于心的執著,支撐著他16年如一日堅持奉獻熱血,截至目前已累計獻血30次,獻血總量達12000毫升,先后獲得了2018至2019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銀獎、2020至2021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
賀建設的奉獻不止于此。多年來,他總是第一時間參與捐款賑災活動,又多次向困難人群伸出援手、捐款捐物;單位組織森林滅火時,他帶領基干民兵奮戰在第一線,最長一次連續堅守兩天一夜;2019年擔任隰縣黃土鎮無魯村扶貧第一書記期間,他走遍全村角落,宣講政策、解決難題,還通過媒體和社交平臺幫村民銷售農產品一萬余斤,被村民們親切地稱為“山溝里的親民書記”。
從熱血奉獻到扶貧助困,從應急救災到崗位堅守,賀建設用一顆赤誠之心詮釋著共產黨員的初心,用點滴行動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承諾。他就像一束光,既照亮了用血者的生命之路,也溫暖了身邊每一個人。
如今,在單位黨委最近組織的一次無償獻血活動中,賀建設一如既往地在現場忙碌著,給獻血“新人們”遞溫水、講解注意事項。“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大家都伸出手,點滴熱血也能匯聚成生命長河。”從針尖到心間,賀建設讓善意在一次次挽袖中流轉,也讓“初心使命記于心,責任擔當踐于行”的誓言在熱血中愈發滾燙。
記者 李靜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