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王小庚)前不久,我市亮出了2013年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性指標,其中有關地區生產總值的增速被調整至11個百分點。在低碳環保理念日趨深入人心、觸動廣泛關注的先決條件下,關乎發展的約束性指標也已同步敲定:萬元GDP綜合能耗下降3.5%;萬元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7%;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2%。
要GDP,更要碧水藍天。為此,市委、市政府對今年產業升級與結構調整的全面推進工作給予高度重視,加大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力度,加快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的腳步,全力打造優化服務業的發展環境。
著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重點支持煤礦安全改造、瓦斯治理示范礦井建設、煤炭產業升級和煤礦地質補充勘探等項目建設;推進焦化企業整合重組,延伸產業鏈條,提高化產比重,重點實施山焦60萬噸烯烴、中煤堯都區煤化工等13個項目,形成兩個千萬噸焦化基地和四個焦化集中區;加快“環塔兒山、二峰山”鋼鐵集群建設,重點抓好翼鋼500萬噸優特鋼、襄汾星原100萬噸盤螺等16個項目建設;加強電力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我市列入全省“十二五”電力建設規劃的8個項目,另外爭取省發改委核準一批高硫煤發電、風力、生物質、光伏發電項目,力爭到“十二五”末,全市電力裝機容量達到1000萬千瓦時以上。
著力發展壯大新興產業。研究制定我市《關于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努力實現以重大項目為龍頭,高成長項目為紐帶,帶動潛力項目發展壯大的產業格局。裝備制造業重點實施翼城舜達鍛造165兆牛熱模鍛壓力、襄汾鴻達30萬噸高端鑄件等18個項目;光電子產業重點實施堯天新光源科技年產520萬套大功率LED光源及照明系列產品、侯馬開發區電子工業園志盛新能源150兆瓦太陽能電池組件及電池片等項目;新材料行業重點實施臨汾山水日產4000噸、侯馬匯豐日產2500噸、蒲縣龍祥日產4500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等11個項目;新能源行業積極推進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項目建設。
著力推進服務業加快發展。完善并落實好我市鼓勵服務業發展的支持政策,優化服務業發展環境。統籌發展商貿流通、餐飲住宿等傳統服務業和文化旅游、現代物流等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大宗商品交易、煤炭物流、信息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鼓勵發展社會養老、康復醫療、家政服務等生活性服務業。積極推進奧特萊斯芭蕾雨、吉縣壺口、大槐樹、晉國博物館、云丘山等現代服務業和文化旅游業建設。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