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通訊員 陳健翔)時下正值盛夏時節,在吉昌鎮上東村村級公路旁邊的蘋果園里,筆者看到有幾位果農正在園內熱火朝天地忙碌著,經詢問才知道他們是在搭建防雹網。他們告訴筆者,有了這些防雹網,下冰雹就不會砸傷果子了。據了解,這是吉縣今年打造有機蘋果基地的一項舉措。
在吉縣東城鄉社堤村,筆者看到這里的果農們正忙著給果園裝太陽能殺蟲燈,這是該縣農委的一個項目,一條垣面上,裝了100多盞燈,改變了過去的用電供能源,太陽能殺蟲燈既節省能源,殺蟲效果又好。
“從今年起,將陸續投資7個億,啟動蘋果產業有機化循環發展項目,讓更多的果農從蘋果高端市場受益。”吉縣果業發展中心主任劉文學說。
擁有28萬蘋果種植面積的“蘋果之鄉”吉縣,今年在有機蘋果種植試點的基礎上,瞄準市場需求,加大有機蘋果開發力度,提出建設全國有機蘋果基地的目標,要求8個鄉鎮至少各發展1000畝以上有機蘋果示范園區。目前,全縣已建立有機蘋果示范園1萬余畝。為了保證有機蘋果生產目標順利實現,該縣以190個蘋果專業合作社為依托,制定有機蘋果生產流程,進行土壤有機化改良,對果農進行有機化生產培訓,并派出專業技術人員分片指導。同時,出臺了五項保證措施:一是大力開展有機蘋果生產技術普及,果業中心和果樹研究所邀請了10余位專家教授,先后舉辦了20余次培訓班,對確定為有機蘋果示范園的2000余家農戶進行了全方位的有機蘋果生產技能培訓;二是針對今年天氣異常,果花受到凍害的實際,由縣政府出資100萬元給果農購置了花粉,發放給果農,盡最大努力提高坐果率;三是由扶貧部門爭取到90萬元項目資金,對冰雹易發區3個鄉鎮的150畝蘋果搭建了防雹網;四是縣政府投資1700萬元配套建立蘋果質量監測綜合服務中心,保證有機蘋果質量達標;五是保險部門首次推進蘋果保險業務,給全縣16000畝蘋果上了種植保險,減少因自然災害給果農造成損失。
目前,吉縣蘋果有機生產進展順利,2億枚果實套袋工作已經全部完成。
責任編輯: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