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人們開始了新一輪的理財大戰!相對往年的銀行基金、保險投資、貴重金屬還有錢幣郵票來說,今年的網絡理財似乎成為了新理財的“寵兒”。各式各樣的網絡“紅包”爭先贈送,數量可觀的金額回饋讓很多人感受到了網絡理財的甜頭。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很多人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翻開手機查看自己在網絡上的理財效益如何,不知不覺中,網絡理財成為了人們的理財新觀念。那么,你理解網絡理財嗎?你會參加網絡理財嗎?到底何為網絡理財呢?近日,記者分別走訪了市民和理財專家,就網絡理財的相關情況進行了調查。
你理解網絡理財?——“把網購剩余的零錢全部積攢在余額寶或通過其他網絡平臺進行理財投資,數額不用太大,三千五千也好,百八十元也成,反正放著也是放著,還不如通過便捷的網絡服務進行一輪投資。”市民成韻琪女士告訴記者,現在常規的理財要不是風險太大就是收益太少,而網絡理財的模式,讓我感覺到了一定的收益前景,所以我比較中意網絡理財。”
余額寶、理財通、零錢寶、增利寶等等,目前市面上的網絡理財平臺及產品層出不窮。市民只需要把自己的銀行卡與理財產品綁定,然后在電腦和手機上下載客戶端,就可以進行投資,并且還隨時關注自己的理財收益。“網絡理財十分方便,收益也一直不錯,平時只需要通過手機查詢就可以了。”市民白先生告訴記者,美中不足的就是網絡理財在套現資金時需要提前預約,“門檻”也太多,如果是在銀行理財的話,大不了不要收益就好,可在網絡理財方面卻讓套現變得十分繁瑣。
有人在網絡理財里投資獲利,也有不少市民表示很難接受網絡投資。無法接受的原因并非風險,而是安全。“網絡上的東西都有風險,我把我的銀行卡綁定在網絡上,萬一網絡有漏洞,卡上的錢被偷了怎么辦?”市民郝先生告訴記者,現在很多人都在手機上下載客戶端軟件來進行手機理財,如果手機丟了,那會不會有人用自己的手機將綁定了的銀行卡上的錢取出來呢?
“網絡理財的理財模式多是貨幣市場基金,投資的對象也多是短期國債、同業存款、央行票據等等健康的理財產品,這些理財產品的風險相對來說較小一些。”中國工商銀行臨汾支行的理財師席哲表示,網絡理財就是原來只能到銀行辦理的業務通過網絡可以實現即時理財,通過客戶端,市民可以用購物余留的少額金錢參與到各式各樣的理財活動中。
“很多市民表示網絡理財相對來說,在套現上有很多的‘門檻’,且需要提前預約,提現的時候還要通過很多認證,非常麻煩。”席哲說,其實“門檻”越多,表示該款理財產品的安全系數越高,這也是對顧客負責的一個態度,所以建議市民在套現時能夠按照規定來進行。
“網絡理財的一大特點就是可以通過手機來進行操作和交易,這大大方便了市民的需求,但也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隱患。”席哲說,很多市民在使用手機進行理財時,會直接將用戶名和密碼保留在手機客戶端上,假如手機丟失了,他人可以很隨意地通過手機操控手機失主的理財產品。為了預防萬一,建議市民不要為了貪圖方便而給理財軟件設置“一鍵登錄”。如果市民的手機丟失且他人可以隨意登錄自己的理財軟件,建議在發現手機丟失時的第一時間就先給所綁定銀行卡的銀行撥打客服電話,暫時凍結存款,確保萬無一失。(記者 楊全)
責任編輯: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