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再拂新田地,又是一年芳草綠。
初春的晉國古都,楊柳依依,蒼翠欲滴,花紅草綠,生機勃勃。新田大地處處春潮涌動,百項工程會戰風生水起。在“奮力振興工業、商貿、城鎮經濟,全面建設富裕、秀美、文明侯馬,闖出一條欠資源型地區轉型跨越發展新路子”的“三大經濟、三大目標”發展戰略引領下,全市上下攻堅克難、奮力爭先,實現了整體鋪開、亮點頻現的良好開局。
搶抓機遇,勇立潮頭破禁錮
“晉國古都,三晉源頭”“文公稱霸地,商埠旱碼頭”,侯馬昔日的輝煌,大家歷歷在目,引以為榮。然而,在全國各地千帆競發、轉型跨越、趕超發展的重要時期,侯馬在不知不覺間,被遠遠拋在了后面。侯馬落后了,怎么辦?
機會從來是只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如今新的機遇確實又擺在了我們面前。侯馬市委書記李朝旗上任伊始就說,時代賦予我們這一屆領導班子歷史的重任,我們就理應擔當起來,拿出超人的毅力,吃下超人的苦頭,以趕超的迫切愿望,超常的工作措施,更快地推進速度,抓住機遇,迎難而上,敢于殺出重圍,闖出一條新路。
為解放思想加速發展,侯馬市委書記李朝旗,市委副書記、市長王煦杰分批帶領相關職能部門、民營企業家和個體工商戶,到北京、上海、浙江、杭州等發達地區考察學習,汲取發展先進理念及城市建設、商貿加工、產業發展等方面成功經驗。勇敢“走出去”同時,侯馬人也果斷“請進來”,一年來先后邀請山西省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室副主任王俊海副教授,山西財經大學MPA教育學院院長、碩士生導師趙怡教授,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工商管理學碩士張海濤副教授等多位知名專家學者前來講學,傳播先進理念。邀請中國核工業集團中原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曉明,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處處長景朝陽,臺灣農業專家孫明賢博士,太原臺商協會會長曾新慧等來侯馬參觀考察、交流洽談。
激蕩人心的解放思想浪潮掀起了侯馬人不甘人后、干事創業、奮發崛起的巨大熱情,一條凝聚著全市人民共同意愿,符合侯馬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經濟社會的發展戰略逐漸清晰:奮力振興工業、商貿、城鎮經濟,全面建設富裕、秀美、文明侯馬,闖出一條欠資源型地區轉型跨越發展新路子!
抓鐵留痕,干部隊伍強歷練
思路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侯馬興衰,在此一舉。侯馬的干部們感到了自己肩上責任的重大、使命的光榮。
市委、市政府分別成立了振興工業、商貿、城鎮經濟工作領導組和建設富裕侯馬、秀美侯馬、文明侯馬領導組,各由一位副縣級領導干部牽頭。去年,侯馬市確定了2013年60多個重點項目,由四套班子成員和部門包聯,實行“一個項目,一個領導,一個部門,一包到底”,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接到“軍令狀”的干部,以對黨對人民對自己負責的態度,一心撲在工作上,真抓真管真干,時刻保持一股雷厲風行、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干勁。
干部上了陣,制度做保障。李朝旗說:“大家在經濟建設的主戰場上大膽干,大膽闖,先行先試,市委、市政府將是你們的堅強后盾。允許在工作中有失誤,但決不能縮手縮腳、唯唯諾諾。組織部門要在工作中識別干部、考察干部、大膽地使用干部;紀檢委要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不負責任、不敢擔當、推諉扯皮、混日子的人身上,放在阻礙經濟發展、項目推進的干部身上。”恰當的載體和形式,及時有效地教育和引導全市干部群眾,弘揚正氣正風,打壓歪風邪氣,為能干事、想干事、敢干事的干部做開路先鋒,為“三大經濟”、“三大目標”奠定良好的思想、作風和工作基礎,為加快侯馬轉型跨越發展凝聚了正能量。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侯馬的各級干部,在“振興三大經濟、實現三大目標“的戰場上,充滿了工作的激情與智慧,經受了困難的磨煉和考驗,經受了時代的洗禮和檢閱,他們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繼往開來,萬馬奔騰上征程
千帆競發,萬馬奔騰。在全市干部群眾凝心聚力、共同努力下,侯馬市的“三大經濟”、“三大目標”戰略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良好開局。
以工業園區建設發展為龍頭,工業經濟蓄勢勃發。近日,位于侯馬生態工業園區的同煤2×300兆瓦熱電聯產項目正在緊張進行設備安裝調試;小微企業創業園內的普天法爾勝公司350萬芯公里光纜改造擴容項目,正在試車,即將投產。
去年以來,侯北創新工業園、澮南生態工業兩大園區快速啟動,成為振興工業經濟的主戰場。創新園區以推動傳統產業提檔升級為突破口,華強集團、匯豐建材等企業的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竣工投產;對工業轉型升級和財稅收入具有重大拉動作用的建邦集團煤化工循環經濟項目,完成了產能置換、用地審批、焦爐選型、道路開通等前期工作。
以發展先進制造和清潔能源為主導的生態工業園區,湯榮汽配、東鑫鑄造、威創動力等關聯企業通過行業協會組成松散聯合體;同煤集團2×300兆瓦熱電聯產項目按照進度計劃加速推進,進入設備安裝和調試階段;通盛集團LNG項目、模范鑄造異地擴產項目開工建設;中核集團、中節能等幾個“國字頭”企業與園區達成了投資合作意向。平陽重工、北銅銅業、旺龍藥業產業基地擴產改造項目前期開始啟動。全市工業經濟形成了“兩園區、一振興”的良好發展格局,為振興工業經濟、提升經濟實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南來北往商埠地,千車百貨旱碼頭”。商貿物流業是侯馬市的傳統產業,但缺乏加工業支持一直是制約市場提檔升級的“短板”。“三三”戰略提出以來,市委書記李朝旗、市長王煦杰親自帶隊到江浙一帶參觀學習、招商引資。福建宏盛鞋業年產100萬雙生產線在北方輕工城落戶,標志著傳統商貿改造升級步伐的加快。此外,城市商業綜合體、金鉆國際廣場、新興紡織城、原車站商場改造等商貿開發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古玩城項目全面啟動;北方輕工城一期加建改造工程完工運營,新增商戶1300余戶,市場入駐率95%;晉都茶城、鴻明都家具城等一批專業市場投入運營。現代物流快速成長,方略保稅物流3.5萬平方米聯檢辦公樓和11萬平方米特殊監管倉庫的主體工程完工。長期制約侯馬商貿經濟做大做強的商貿加工業取得突破性成效,到目前為止,全市有100余戶服裝、鞋帽、床品加工企業建成投產,招鸞引鳳的5個加工園區初見雛形。
土地資源,是發展城鎮經濟的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只有最大程度發揮土地資源的作用,提高土地利用率,才能確保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近年來,侯馬以盤活存量土地為抓手,采取拆遷清騰、包裝打包、公開拍賣的方式,城市土地資源有了實質性的收益,不僅提升了我市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充實了地方財力,更重要的是為破解侯馬土地資源嚴重緊缺、土地價格與價值不相匹配的困局,探索出了一條有效的經營路徑。同時,積極爭取用地指標,對城鄉建設用地實行增減掛鉤,去年全年供地1700余畝,確保了全市重點項目需求。在農村,以加快土地流轉為抓手,以發展現代農業為重點,通過積極搭建市鄉村三級流轉交易平臺,全年共流轉土地2.1萬畝,助推一大批種植大戶、農民合作社和農副產品加工企業走向規模化、集約化和專業化經營。全市以蔬菜、苗木和中藥材為特色的現代農業種植園區發展到10個,以規模健康養殖、食品加工為主導的龍頭企業達到22個,省政府認定的“一村一品”專業村達到19個,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達到288個,成為帶動侯馬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繁榮的重要引擎。土地流轉,為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高村鄉下平望村和東臺神村,2012年以來流轉土地1500畝,組建了利華山藥種植合作社。所涉農戶每年增加土地租賃總收入50萬元,返聘園區耕作的農民,每年工資性收入85萬元,平均每戶收入近3萬元。僅此一項,兩村農民人均增收6500元。
“三三戰略”藍圖繪就開門紅,“百項工程”酣戰更上一層樓!今年,侯馬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掀起了包括工業、農業、商貿、基礎設施、民生改善等5大類“百項工程大會戰”建設熱潮。100項工程就是100個引擎,100項工程就是100個希望。
青山聚力助發展,汾水揚波唱新歌,古都侯馬正在以嶄新的面貌,邁上新的征程。
責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