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企業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扶持,但是扶持不能僅是一句空話,必須得真心實意地為企業做實事。翼城縣經濟和信息化局一班人就形象地將他們比喻成企業的娘家人,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困難時,他們就會第一時間站出來解決困難。
對翼城縣經信局的管理工作,該局負責人王峰有自己的理解,他說:“經信局是工業企業的娘家,這個部門就是為企業吶喊、為企業服務的。企業發展了,就是我們的成果,企業有問題了,我們就睡不著覺,特別是企業發展的問題,扶持的政策要管用,要有力度,如果模棱兩可,泛泛濫濫那還不如不做,要想辦法讓企業的資金到位、幫扶到位,做好服務。”
近年來,翼城縣經信局始終樹立“服務企業”理念,全力為企業構建起良好的發展環境。在經濟運行下行壓力加劇,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上升嚴峻形勢下,他們緊緊圍繞國家、省扶持工業企業發展優惠政策,展開一系列引導扶持、協調服務活動。
工業經濟平穩增長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前提。該局相關負責人深入企業,專題調研,重點協調調度企業用煤、電、運等生產要素配置,保障企業運行之需;將市定目標任務逐項下達到規上企業,實施“月預報、月考核、月排隊、月通報”的辦法,對完成進度任務差的企業重點跟蹤服務,協調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堅持每月召開一次經濟運行分析會,對企業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及時掌握經濟運行數據,為領導科學決策提供重要依據;并且對全縣工業在建項目跟蹤監測,為該縣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拉動經濟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圍繞“大園區承載、大項目拉動”發展思路,該局把鑄造工業園區、重點項目建設作為工作的重頭戲,拉動工業經濟增長的著力點,全力扶持、協調服務。根據國家、省市扶持工業經濟平穩增長一系列優惠政策,對符合政策規定的企業或在建項目、落地項目及時上報,確定專人負責,跟蹤服務,爭取國家、省市專項資金的扶持;組織企業和項目單位參加銀企對接會,幫助企業或在建項目解決資金缺口。抓住全省“綜改試驗、先行先試”政策機遇,主動與有關部門協調溝通,為企業立項、用電、用地等審批手續上,在不違反政策規定的前提下簡化辦事程序,開辟綠色通道,力促項目早日落地。
同時,他們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加強政治理論業務學習,切實改進工作作風。他們在集中學習的基礎上,堅持周一、五集體學習制度雷打不動,黨員領導干部帶頭學習,身先垂范,把思想和行動凝聚到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上,把智慧和力量落實到具體工作當中。同時堅持服務企業、服務項目的理念雷打不動,變坐門等客為上門服務,進企業、出實招、解難題已成為經常化、制度化,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工作作風和工作態度確保縣委、縣政府下達重點工作和重點項目建設任務的圓滿完成。
在他們的努力下,翼城縣一季度規上企業運行基本平穩,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幅度在市定指標之內,煤電油運等生產要素供需對接服務活動有序,在建重點工程項目緊鑼密鼓有序推進,企業技術創新、生產工藝和技術流程同步提升優化,企業強強聯合、強弱聯合正在進行,組織協調勵鑫、華爾、晉源、福旺等鑄造企業對接華翔美的、大連機床等行業的領軍企業……
“一個地區的發展得依靠企業的推動,而企業的茁壯成長就必須得依靠我們這些職能部門以娘家人般的幫助,我們愿意做好他們的娘家人,為翼城的發展略盡微薄之力。”多么熱情洋溢的話語,服務于企業,服務于經濟,服務于全縣大局,這是翼城縣經信局全體干部職工的共同心聲。
責任編輯:柏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