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我學會了扎染!”“科學實驗既有趣又有料!”“體育運動讓我們強身健體!”……8月4日上午,在侯馬市路西街道平陽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孩子們分享著參加活動的感受。
當天,由侯馬市民政局指導,侯馬市民政服務站、侯馬市未成年人保護中心聯合開展的“心靈護航 快樂暑期”兒童公益托管夏令營圓滿結束。這場夏令營自7月21日啟動,至8月4日結束,陪伴老師團隊由民政服務站社工及參加暑期實習實訓的12名大學生組成,他們以“托+管+學+玩”的愛心托管模式,設置了體育、美術、音樂、益智、閱讀、研學、安全七大類課程,讓孩子們在藝術里提升審美、在益智活動中激發想象、在運動中攢起自信,而這份托管服務,也成為假期里守護童心的溫暖陣地。
美術課堂潤童心
美術系列課堂是夏令營里最受孩子歡迎的課程。扎染、黏土、編織等承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非遺技藝,在侯馬市張村街道張村大學生志愿者的帶領下,孩子們嘗試著每一項體驗,在動手實踐中感受藝術魅力。
“先按自己的喜好綁扎布料,再往鍋里倒適量水和顏料染色,最后清洗掉布料上的浮色……”扎染臺前,老師細心講解著步驟,孩子們則屏息凝神地跟著操作,生怕做錯一步。不一會兒工夫,他們的折扇、發圈扎染便躍然眼前,孩子們興奮極了,用自己扎染的折扇輕搖,圖案像流動的畫卷;女孩們則把扎染的發圈系在發間,將傳統工藝與現代時尚巧妙融合。小女孩劉語寧格外珍惜自己扎染的方巾,小心翼翼放進書包里,還不時拿出來翻看。她告訴老師,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自己想把方巾做成小布包送給他們,讓父母疲憊時能有個念想,話語里滿是期待。
“扎染的世界里,每一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扎染老師王苗博文說,“就像這些孩子,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希望通過這次扎染活動,能給他們帶來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除了扎染,黏土課和編織課也同樣熱鬧。黏土課上,孩子們的動作從生澀到嫻熟,用小手揉捏出憨態可掬的小動物、天馬行空的夢幻城堡;編織課中,一根根繩子在指尖“起舞”,鮮艷的小花、漂亮的小裙子、可愛的小狗等作品接連誕生。這些活動既磨練了孩子們的心性,也讓他們真切感受到美術的樂趣。
益智課堂啟新知
“看,我拼裝的跑車很酷吧!”近日,在侯馬市路東街道體育街社區的樂高拼裝課上,13歲的閆靖昆舉著自己的作品向小伙伴展示,難掩心中欣喜。這堂益智課讓孩子們動手又動腦,在搭建中打磨思維、啟迪智慧。
走進樂高積木世界,孩子們化身“小小建筑師”,把零散部件構思搭建,逐步變成華麗的房子、酷炫的機甲。“以前孩子在家坐不住,現在沉浸在樂高里能專注很久。”家長朱敏欣慰地說。樂高老師兼本次公益托管項目負責人姚丁匯介紹,從構思到搭建再到完成,這個過程帶給孩子們的不僅是搭建模型,更提升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8月4日,在老師們的帶領下,孩子們走進臨汾自然博物館,科學老師準備了液氮蘑菇云、掌上火焰等互動實驗。液氮傾瀉時升騰的蘑菇云、掌心躍動卻不灼人的火焰,讓深奧原理變得可感可觸。“原來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孩子們的歡呼,正是好奇心與求知欲被點燃的寫照。
樂高積木課堂和科學研學活動,既提升了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又拓展了知識領域,讓他們體會到創新的樂趣與科學的魅力。
體育課堂顯活力
“傳球!”7月24日,在侯馬市路西街道平陽社區的籃球場上,11歲的郭澤睿邊跑邊向隊友示意,接球后順勢上籃,引來陣陣喝彩。
籃球課上,孩子們認真練習拍球節奏、傳球精準度和投籃弧度。有人不慎摔倒,會忍著痛立刻起身回到位置防守,大家的每一次成功傳遞都獲得同伴喝彩。當籃球空心入網時,老師會為大家豎起大拇指,一個個臉上的成就感格外耀眼,雖然汗水浸濕衣衫,眼神卻愈發專注明亮。
羽毛球場則是輕盈與迅捷的合奏。孩子們揮動球拍奮力救球、精準回擊,白色羽毛球在空中劃出優美軌跡。接發球之間,身體協調性與應變能力得到鍛煉,對運動的熱愛也在一次次揮拍中滋長。
“通過體育活動,不僅讓孩子們強健了體魄,更讓他們在奔跑、跳躍、協作與堅持中,磨練了意志、培養了團隊意識。”活動負責人張淑涵說,看著孩子們在球場上相互鼓勵、共同進退,那份朝氣與協作的溫暖,正是體育精神的生動注腳,這將化作他們未來披荊斬棘的力量。
“本次托管服務,以美術涵養心靈、以益智啟迪未來、以體育強健體魄,服務42個家庭、56名兒童,不僅有效解決了留守兒童、雙職工等特殊家庭暑期子女無人看護的燃眉之急,更增強了居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為孩子們營造了安全、快樂且有意義的假期。”侯馬市民政服務站站長宋怡儒說,“接下來,我們將持續關注群眾需求,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拓展服務內容,提升服務品質,努力為更多群眾提供暖心、貼心、安心的服務,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當好群眾的‘貼心人’,辦好民生實事,持續增進民生福祉,提升群眾幸福感。”
記者 郭秀婷 實習生 趙俞翔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