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郭秀婷) 今年3月3日是第16個全國愛耳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安全用耳,保護聽力。”在紛繁的城市里,人們從出生到中老年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用耳問題,該如何保護自己的耳朵呢?3月1日,記者連線市殘聯康復科副科長張揚,他答疑解難用耳知識,讓你的耳朵由“愚耳”變“聰耳”!
兒童耳毒性藥物是最大“元兇”
6歲的小小是襄汾張女士一家人的寶貝女兒,但小小近兩歲時還不會說話,家人都以為她說話遲,可3歲時小小還不會說話,這時家人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跑遍了各大醫院,醫生告訴張女士,由于孩子注射過慶大霉素,被確診為耳毒性藥物致聾。
對此,張揚提醒年輕的父母應注意保護寶寶的聽覺,一些傳染病或發高燒致使內耳受到損害是造成兒童耳聾的常見原因。另外,孩子患病期間,要避免使用耳毒性藥物,如鏈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等。
此外,噪音也不可忽視。若發現孩子有異常癥狀,應及時治療,一旦確認為耳聾,應到正規地點佩戴助聽器。
青少年生活壞習慣成為隱形“殺手”
我們經常看到,街頭巷尾涌現音樂達人,身穿潮牌,耳戴“音響”,以減輕學習及工作中的壓力;由于特定的工作性質,在噪音較大的工廠上班,使得下班后耳朵還嗡嗡作響;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不少人 對用耳衛生要求也越來越高,但不專業的掏耳可碰傷耳道引起感染,導致患上中耳炎。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習慣導致聽力下降。
張揚教您如何預防聽力下降。愛聽音樂的朋友,在選擇耳機時應注重品質,高品質的耳機,聲音的雜音較少,對聽力系統起保護作用。切記不要將音量調得太大,戴耳機時間控制在1—2小時內。預防噪聲性耳聾首先要防止疲勞的發生。一般情況下,85分貝以下的噪聲不至于危害聽覺,而85分貝以上則可能發生危險;長期職業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可以戴耳塞、耳罩或頭盔等護耳器;對于愛干凈的朋友,最好不要經常用耳勺、火柴棒掏挖耳朵,容易碰傷耳道,引起感染、發炎,甚至損害耳膜。耳道奇癢難忍時,可以用棉簽蘸少許酒精或甘油輕擦耳道。
老年人老年耳聾助聽器來助陣
家住堯都區扁擔巷的王大爺今年70多歲了,幾年前,他的耳朵就開始聽不清。
看電視聲音調得很高,外出時,由于聽不清別人說話,就連過馬路也聽不到汽車的鳴笛聲,他變得孤僻,不愿跟人交流,反應也慢慢遲鈍了。
張揚告訴記者,老年性耳聾雖然屬正常生理范疇,但合理預防還是可以明顯延緩內耳的老化。隨著老齡人口的增長,對老年性耳聾的預防已是燃眉之急。首先要保持心情舒暢,還要注意慎用耳毒性藥物,要多與他人交往、多動腦、多動手。老年性耳聾最佳的聽力康復手段是在正規的醫療機構選配適合自己的助聽器,從而延緩衰老的到來。
責任編輯:王曉娜
上一篇: 讀帖的重要性
下一篇: 活潑手繪圖秒懂做卷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