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翼城縣各中小學校,你能領略到陽光體育的青春活力、動感無窮,大課間活動帶給學生們無盡的歡喜;走進翼城的山鄉學校,你能聆聽到山里娃輕靈的歌聲,他們用手中簡單的鉛筆描繪出未來繽紛的夢想。純真的孩子們不再被堆積如山的作業埋沒童真的快樂,如今的校園,校舍漂亮、校容整潔,成為師生成長的精神家園,充滿人文情懷……這些變化,都得益于翼城縣教育科技局一班人的辛勤工作。他們在堅持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基礎之上,在落實音體美、減負提質、大課間活動三個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讓快樂回歸孩子們中間,讓孩子們的校園生活豐富多彩。
定期考評全面開設音體美
育人為本、素質現行。音體美教育是國家教育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對促進學生強健體魄、磨煉意志、陶冶情操、培養道德品質、審美素養,對豐富學生精神世界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該縣音體美教學得到了穩步發展,特別在開展文體活動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有些學校因為師資力量、資源配置等多方面原因,對音體美課程學習操作不夠規范,開設模塊偏少,甚至不開設,主課吞食了這些課程的時間,剝奪了孩子們愛動的天性,致使好多學生們的特長無法正常發揮,淪為作業題的奴隸。特別是在該縣偏遠的山區學校,孩子們只是渴望擁有一支彩色的畫筆、一個完好的籃球、一次優美的音樂課,可是在他們那兒,即使有很好的設備,也缺乏專業的老師,這點小小的夢想也被幻化成泡沫。
曾有過流動授課車讓孩子們和城里的孩子一樣共擁一片藍天、共享陽光和美好,最大限度地實現教育資源的平衡和公平;也曾有來往穿梭幾個學校的流動音體美老師,為孩子們打開藝術的夢想之門。
那么,怎么設立長效機制,讓山區學校的小三門花蕾待放?縣教科局針對此種現狀,客觀地制訂了本縣中小學音體美學科教學質量考評辦法,要求各學校音體美課堂教學,加大對備課、上課、輔導、考查等環節過程性管理,規范教學行為;定期檢測教師的教學計劃執行情況,創新教研形式,努力提高音體美老師的專業技能和責任感;要求各個學校優化完善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確保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確保學生順利取得必修知識學分。通過檢測手段,讓山區的孩子們學到簡單的音體美基礎知識,小學、初中各以階段目標進行考評。
考評的目的,雖然看重的是結果,可是實實在在讓學校把音體美課程開起來,讓孩子們領略到了藝術的魅力!
早晚督查力爭做到輕負高質
從“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到“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從關注學生的書包、眼鏡、脊椎,到關注學生的心理負擔,在“減負”這一系統工程中,全縣自上而下都在探索,學校和家長都應該關注哪些問題?有哪些思考、策略與行動?在探索的同時,該縣各個學校大顯身手,使用各種方法,力爭輕負高質。有的在新課改大背景下的“減負”,更關注提升教師專業素質、改變教師教學行為和師生關系,因為高質量、高價值的教學活動更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即使學習總負荷沒有減少,學生也會感到比較輕松,這是一種更積極意義上的“提質減負”;有的將“減負”主戰場鎖定在課堂上,打造高效課堂,期望通過“增效”達到“減負”的目的,大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管理的習慣和能力,提升學生學習內驅力,從而讓學習成為一種“甜蜜的負擔”……然而,學校管理者多以考試成績來獎懲和管理教師。這些不科學的教學評價方式,最終會導致學生什么樣的結果不言而喻的。
過分關注結果,關注學生成績才是真正教學評價的風向標,學生的減負究竟減到何處?為了把這項工作落到實處,普教股的老師們早晚勤督查,通過定期檢查和突擊檢查,確保孩子們不再加時延時,按正常的時間上學、放學。每天早上他們提前到學校門前,看這個學校是否讓學生提前;每個下午,他們舍棄晚飯時間,奔赴全縣各個學校,看是否存在延時現象。他們堅持定期或者突擊檢查,形成長效機制,對減負工作常抓不懈,讓孩子們有時間玩耍、有時間親近自然,獲得正能量,促進他們全面健康地發展。
狠抓落實大課間活動全面開花
“丁零零、丁零零……”第二節課的下課鈴終于響了。同學們像放出籠子的老虎一樣沖出教室。我們爭先恐后地找到自己的位置。伴隨著體育班長“一二一、一二一……”口令,我們像一位位神采飛揚的解放軍,嚴肅地走到操場上。我們排成兩路縱隊,站如松,大家聽著口令,做著操。活動活動筋骨,別提有多高興了!這是一個小學生圍繞著大課間活動寫的作文,發自內心的快樂躍然紙上。
在翼城縣,六中的教師健美操、中衛學校的呼啦圈、北關小學的花鼓舞、西街小學的渾身版、下交完小的花樣跳繩……百花齊放,多姿多彩,每個學校各有高招,利用大課間活動舉行各種各樣的體育鍛煉。
“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理念正逐漸深入人心。該縣教科局要求各中小學把課間操、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以及大課間活動納入課程表,科學合理設計學校大課間和課外體育活動,注重學生發展和個體差異,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自陽光體育開展以來,在教科局的指引下,各個學校制訂了切實可行的大課間活動的方案,在實踐中又不斷改進和完善效果良好。
他們既有統一活動,又有自主活動,項目每周又有變換。豐富多彩的大課間活動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活動興趣,既起到了健身娛樂的作用,又起到了調節情緒、提高學習效率的作用。
它的實施不僅推進學校群體性體育活動的開展,在校園內掀起了健身活動熱潮,而且為學校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指引著學生自信堅韌、勤奮向上。(通訊員 宋榜娟)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