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小張,這見你一次不容易啊,最近生意怎么樣?”“夏天各類水果大量上市,是水果消費的旺季,也是我們最忙的時候。”近日,浮山農商銀行槐埝支行客戶經理范建華專程來到槐埝鄉靈中村“90后”小伙張丁丁家中了解其經營情況。
張丁丁在侯馬經營著一家水果店,他用年輕人的大膽闖勁和創業者的吃苦耐勞,在充滿挑戰的水果貿易賽道上跑出了自己的“加速度”。剛畢業時的張丁丁有著自己的想法:“與其每天朝九晚五不如自己去拼,年輕人嘛,要敢于闖蕩”。于是,張丁丁和愛人在侯馬市區開了一家水果店,開始做水果生意。每天天剛蒙蒙亮,張丁丁的水果店就開了門,各色水果整齊碼放。“叔,這葡萄甜得很,剛運送過來的!”他熱情招呼熟客,額角的汗順著曬黑的臉頰往下淌,聲音帶著年輕人特有的亮堂。
水果店店鋪不大,幾十平方米的空間被水果堆得滿滿當當。張丁丁總在店門口支張小桌,切開鮮果供人品嘗,常有上班族捏著一塊蜜瓜站著,邊吃邊掃碼下單。“剛開始就想守著這家店,能養家糊口就行。”他常笑著回憶,那會兒每天凌晨去批發市場進貨,踩著三輪車穿過街道,車斗堆滿了水果。
轉折出現在偶然看到外省同學發的求助信息:當地農戶的蘋果豐產卻滯銷。張丁丁在朋友圈轉發消息,沒想到接力轉發的力量驚人,很快蘋果就賣出去了很多。這件事像顆種子,在他心里扎了根,他琢磨著:得建座“橋”,一頭連農戶,一頭連消費者。第二天他就在水果店的玻璃門貼滿了“助農水果預售”的海報,又在朋友圈轉發消息,很快就引來眾多熟客購買。
水果生意利潤薄、風險高。 2019年,張丁丁生意擴張需要資金周轉,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找到浮山農商銀行槐埝支行。“說明情況后,銀行挺支持,很快批了10萬元貸款。”這筆錢解了燃眉之急,讓他有底氣囤下一批優質水果。隨著生意越做越大,資金需求也跟著上漲。2024年,張丁丁計劃升級倉儲和物流,再次找到槐埝支行。“銀行了解我們的經營情況,這次又提供了10萬元的支持,還指導我們怎么規劃資金流。”有了金融助力,新倉庫很快落地,水果保鮮期延長了,損耗率降低了近一半。
做水果生意,張丁丁習慣親力親為,去水果產地進貨時,他總帶著一把削皮刀,現場挑選品嘗。后來規模慢慢大了,他總說:“我這生意雖然大了,但必須對每顆果子較真。”水果貿易的難,只有親歷者才懂。為此,張丁丁天南海北跑果園,新疆的香梨、云南的葡萄、四川的柑橘……一年到頭大半時間扎在田間地頭。
這些年,支撐張丁丁走下去的,除了消費者的信任,還有為果農帶去增收的希望。“創業就像跑馬拉松,需要自己堅持堅持再堅持,同時,離不開多方面的支持。農商銀行就是我創業路上的‘補給站’,讓我能夠一直跑下去,并且越跑越快。”
記者 潘華玲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