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牢安全底線 抓實民生保障 推動高質量發展
王林波、霍俊波深入一線督導調研重點工作
臨汾新聞網訊 近日,汾西縣委書記王林波,縣委副書記、縣長霍俊波督導調研當前重點工作時強調,要聚焦全縣中心工作,直面問題、聚力攻堅,統籌好發展和安全,抓重點、補短板、守底線,切實推動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縣委常委、副縣長王文娟,副縣長梁虎生陪同調研。
聚焦“國之大者”,筑牢糧食安全防線。王林波、霍俊波一行深入僧念鎮僧念村糧食儲備庫,通過實地查看、聽取匯報等方式,詳細了解糧庫儲糧安全、庫區現場管理、安全管理制度落實等情況。王林波指出,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要壓實安全責任,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持續加大隱患排查整治力度,定期對電力、消防等設施設備開展全面排查,做到隱患早發現、早處置。要強化糧食倉儲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糧食儲備全流程管控,優化糧食與應急物資儲備結構,推動儲備管理向專業化、標準化、精細化、規范化方向發展,全面提升糧食和物資儲備保障水平。
緊盯民生工程,嚴把建設質量關。在西湖春天住宅小區項目工程建設現場,王林波詳細了解工程進度、工程質量管控等情況。他強調,小區建設是關乎民生的重要工程,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嚴守安全紅線,聚焦高空作業、臨時用電等高風險環節,全面排查隱患,嚴格按照建筑標準和規范進行施工,在保證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進度,確保項目按時交付,讓群眾早日入住“安心房”。
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守牢安全生產底線。在產業集聚區鑫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偉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王林波走進企業生產車間,仔細查看消防設施、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等,詳細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原材料存儲管理等情況。他強調,企業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要始終保持對風險隱患的高度警覺,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強化安全管理、加強安全培訓,定期開展安全設施設備操作和應急處置演練,全面夯實安全生產基礎。行業監管部門要緊盯重點環節和領域,加大日常監管力度,全方位排查整治隱患,全面筑牢安全生產防線,最大限度防范遏制事故發生。在富海能源勝茂加油站,王林波認真聽取企業負責人關于安全生產、消防設施配備、運行管理等方面的情況匯報后,他強調,加油站運營企業要提高安全意識,嚴格落實日常隱患排查工作制度,強化員工安全知識技能和應急處置培訓,防范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發生。要定期檢修設備,不斷加強加油站經營、儲存、運輸等全鏈條安全管理,確保人員規范操作,設備安全運行。
護航校園食品安全,守護學生健康成長。在汾西縣第一中學校,王林波實地查看學校食堂環境衛生、操作流程后,他強調,校園食品安全關系學生健康成長、牽動千家萬戶。學校要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各項管理制度,強化日常管理,持續抓好環境衛生、食品留樣等各個關鍵環節,持續提升校園食品安全治理水平。相關部門要加強對學校食品安全的監督、檢查與指導,創新監管方式,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對發現的食品安全問題要及時督促整改,堅決杜絕校園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
傳承弘揚國粹
文化浸潤童心
汾西縣啟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
近日,汾西縣“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啟動儀式在縣第一小學舉行。《山西教育》雜志社副總編輯潘麗萍,縣衛生健康局、縣教育體育局、縣科學技術協會、縣中醫院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與師生共同開啟中醫藥文化傳承新篇章。
活動現場,縣中醫院專家帶來生動有趣的中醫藥知識講座。同學們通過制作香囊、辨識藥材等互動體驗,近距離感受中醫藥文化魅力。
學生王佳瑤說:“觸摸藥材,聞著草藥香,仿佛穿越時空與古人對話,我將來也想當中醫大夫。”
通過“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的開展,不僅能讓孩子們從小就接觸中醫藥文化,在動手實踐中感受傳統醫學的魅力,還在他們心里種下了傳承和弘揚中醫藥文化的種子。(郭 靜)
香菇種植奏響村莊“振興曲”
村民正在管護菌棒
近日,汾西縣勍香鎮香菇種植基地迎來第二茬豐收。整齊排列的菌棒上,鮮嫩的香菇競相“探頭”,村民們正忙著采摘、分裝,一派繁忙景象。“一季度能掙一萬多,還能照顧家,特別知足!”村民王青燕邊采菇邊笑著說。
基地通過精細化管控溫濕度、注水量等關鍵指標,實現單菌棒年產6茬至7茬、均產1斤的高效益。技術員方風俠介紹:“科學管理讓香菇品質產量雙提升。”
勍香鎮香菇種植基地建設大棚現已完成14座,投入菌棒10萬棒。目前,已產6萬斤,整個采收季可產香菇15萬斤,按現在市場行情,預計可收入80余萬元。山西百菌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經理張飛表示:“我們將加緊建設其余大棚。建設完成后,預計可投放88萬棒菌棒,年產大約為150萬斤,預計可帶動當地150余人就業。”
產業興,百姓富。勍香鎮香菇種植不僅讓土地煥發出新的生機,更讓村民的錢包鼓了起來。香菇產業正從“小規模”邁向“大集群”,未來不僅能滿足更廣闊的市場需求,還將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讓村民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細上村的“棚”勃生機
——庭院經濟結出致富“金果”的汾西實踐
村民正在采摘西紅柿
盛夏時節,汾西縣僧念鎮細上村的田野間,18座標準化春秋棚整齊排列,儼然成為一道亮眼的產業風景線。步入棚內,熱浪裹挾著蔬果清香撲面而來——飽滿紅潤的西紅柿密密垂掛于藤蔓,金黃圓潤的甜瓜在綠葉掩映下悄然釋放甜蜜誘惑。農戶們穿梭其間,摘果、分類、裝筐,棚里棚外一派繁忙喜悅的豐收圖景。
小庭院做出大文章
細上村這抹動人的產業亮色,正是僧念鎮近年來傾力打造“庭院經濟”的生動實踐。該村借助當地晝夜溫差大的獨特優勢,發展錯峰果蔬種植,保證品質的同時大幅提高產量。村民牛建國看著采摘下的累累碩果,喜悅溢于言表:“咱這春秋棚,就贏在晝夜溫差大!長出的西紅柿糖分高、口感好,相比大田種植產量翻了幾番!”
雙輪驅動破解銷路難題
細上村黨支部書記牛茂民說:“過去,我們細上村的農產品銷售都面臨著渠道單一的問題,主要依賴零散商販,所以價格與銷量皆受掣肘,現在市商務局駐村工作隊積極牽線搭橋,促成我們與市區各大超市及市名廚協會達成深度合作,構建起高效的‘基地直采+訂單農業’新模式,幫助我們突破了優質果蔬‘酒香巷子深’的困境。”
同時,工作隊還協調汾西縣鄉村e鎮,為細上村培養本土帶貨主播,在線上開辟新銷路,讓優質果蔬乘著數字翅膀飛出田間。市商務局駐村工作隊隊員王樂介紹:“細上村清晨采摘的西紅柿、甜瓜,依托快速通道48小時內直達超市貨架。”線下直供穩根基,云端帶貨擴聲量——雙軌并進,徹底打通了西紅柿從枝頭到舌尖的“最后一公里”。
產業融合拓寬致富路
望著滿載果蔬駛離村莊的貨車,牛茂民眼中滿是對未來的篤定。“產業振興,步子得踩得更實。”他表示,下一步,他們將在現有的基礎上,推動庭院經濟向精細化、科學化全面升級,“從選種育苗到田間管理,從智慧種植到多元銷售,每個環節都要更加具體化、科學化,讓‘庭院方寸地’真正變成鄉親們增收致富的‘聚寶棚’。”
【采寫手記】
在細上村采訪期間,記者深切感受到產業振興給農村帶來的深刻變化。從傳統種植到設施農業,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從線下銷售到線上線下融合,細上村的實踐生動詮釋了“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關鍵”這一深刻道理。相信在黨的好政策指引下,會有更多像細上村這樣的村莊走上致富路。
記者 任怡星 劉臨琦
青春在牛舍閃光
——新農人郭雷從城市金融白領到鄉村“牛司令”
盛夏時節,汾西縣團柏鄉河坪村藝華農牧專業合作社的牛舍里,32歲的郭雷正在細致巡查飼料成色和肉牛生長情況。這個年輕身影,正是新時代青年扎根鄉土、反哺家鄉的生動縮影。
2014年,郭雷父親郭云亮創辦合作社時僅養30頭本地黃牛,剛大學畢業的郭雷選擇留在城市,輾轉金融、餐飲行業,“收入不錯就是總感覺缺少一種歸屬感。”郭雷回憶過往記憶猶新。
2021年春節,回鄉探親的郭雷發現,村里柏油路直通縣城,基礎設施全面改善,光伏路燈照亮了家家戶戶的小院,在鄉村振興政策推動下,父親的養殖場也初具規模。在一次回家看望父母的過程中,郭雷參加了汾西返鄉創業座談會。“汾西需要你們這樣的力量,需要你們這種年輕的力量。”領導的一句勉勵,更加堅定了郭雷返鄉創業的決心。
帶著這樣的念頭,接過父親的接力棒,郭雷毅然返鄉,注冊成立昕昕牧場。他一頭扎進牧場,從飼料配比到牛舍管理全面規范,把存欄量穩穩鎖定在300頭,不僅解決了村里閑散勞動力務工需求,也讓傳統養殖場有了新模樣。
郭雷還延伸產業鏈條,回收周邊農戶玉米秸稈制作青貯飼料,既解決了養殖原料問題,又為村民增加了“額外收入”。
河坪村黨支部書記郭杰說:“藝華農牧專業合作社的成立,不僅帶動了我們10戶困難戶增收,同時秸稈回收也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問及未來發展,郭雷信心滿滿地說:“鄉村振興不是口號,而是要把家鄉的資源變成發展的優勢。看著企業能帶動周邊的農民,我心里也是非常欣慰。”
明確攻堅重點 高效推進落實
汾西縣重點工作推進會召開
7月8日,汾西縣委副書記、縣長霍俊波主持召開重點工作推進會,聽取部分單位審計反饋問題整改、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以及健康跑活動籌備工作進展情況匯報。
會議強調,各級各部門要聚焦當前工作重點,深入梳理存在的短板弱項,明確下一步方向和攻堅重點,以釘釘子精神持續攻堅突破,確保各項工作高效推進、落地見效。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審計反饋問題整改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將審計反饋問題抓緊抓實。要聚焦整改清單,針對未完成整改問題,細化整改措施,明確時間節點和責任分工,對能夠立即解決的問題,要立行立改、限期清零;對需要長期推進的整改任務,要建立長效機制,持續跟蹤推進,確保整改不走過場、取得實效。要緊盯省紀委督導組反饋全縣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及民生實事存在的短板問題,以超常規舉措,倒排計劃,逐一對標整改銷號,以更大力度推動集中整治工作取得實效,讓群眾真正感受到變化。
會議強調,健康跑活動是展示城市形象、激發群眾活力的重要載體。各相關單位要以高度負責的態度,緊盯關鍵環節,細化落實舉措,確保活動安全有序、圓滿成功。要營造濃厚氛圍,將文旅活動與健康跑有機融合,精心設計體驗項目,展現地方文化魅力,讓參與者在運動中感受城市風采。要做好服務保障,堅持“細致入微、全程覆蓋”,科學設置補給點、醫療服務站等,備足各類物資。要合理規劃交通管制區域和時段,通過提前公告、現場引導等方式保障通行順暢,同時做好活動沿線及周邊環境衛生整治,營造整潔舒適的賽事環境。各部門要強化協同聯動,壓實工作責任,制定應急預案,全力做好安全保障、醫療救護等各項工作,確保健康跑活動辦出水平、辦出特色,進一步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彰顯城市活力與文明形象。
講好汾西故事 提升城市形象
多家自媒體共商健康跑賽事宣傳工作
7月7日,汾西縣委宣傳部在縣融媒體中心組織召開自媒體座談會,縣委宣傳部、縣委網信辦、縣融媒體中心相關負責人與全縣自媒體代表齊聚一堂,共商山西省晉美鄉村田園健康跑暨綠塬汾西健步走賽事宣傳工作。
據悉,山西省晉美鄉村田園健康跑暨綠塬汾西健步走賽事將于7月19日在汾西縣舉行。與會自媒體代表圍繞創作賽事活動流量熱度視頻紛紛暢所欲言,表示將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拍攝優質視頻,從而讓更多“粉絲”了解汾西、愛上汾西。
會議要求,即將舉辦的健康跑賽事是展示汾西形象的重要窗口。各自媒體要充分發揮傳播優勢,從賽道風光、人文景觀、選手風采、籌備故事等多角度切入,以新穎形式和獨特視角創作優質內容,全方位提升賽事傳播熱度,讓更多人了解汾西、愛上汾西。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在內容創作中注重展現汾西特色,講好汾西故事,共同打造有品質、有溫度的自媒體品牌,為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貢獻力量。
村口門前就業促增收 閑置資產煥發新生機
辰潤玩具分廠落戶棗坪村
日前,汾西縣辰潤玩具有限公司一分廠在團柏鄉棗坪村揭牌運營。該廠占地1000平方米,由村內閑置資產改造而成,采用靈活用工模式,目前已吸納36名婦女實現就近就業,預計每年可為務工家庭增收2萬元。
據悉,汾西縣辰潤玩具有限公司一分廠,從2025年5月開始籌建,工廠推行靈活用工模式,讓群眾實現“掙錢顧家”雙兼顧。同時,該分廠既盤活了農村閑置資源,又開辟了村民增收新路徑,成了汾西縣產業振興與鄉村就業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
“以前只能在家帶孩子,現在既能顧家又有穩定收入。”村民黃莉莉欣喜地說。
棗坪村黨支部書記朱歡歡表示,玩具廠的成立為村里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村“兩委”將持續做好服務,助力鄉村振興。
馬溝河大變樣啦
連日來,汾西縣人武部、永安鎮、縣消防救援大隊聯合開展永安鎮馬溝河流域環境整治工作。民兵、消防員和村民們圍繞永安鎮馬溝河流域,分工協作,清理垃圾雜物、整理綠化帶、修復排水渠。截至目前,累計清理各類垃圾30余噸,完成環境整治面積8000余平方米。
郭燕紅 攝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