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陳華)陽春三月,乍暖還寒。在襄汾縣新城鎮蒙享村核桃種植大戶孫立臣的果園里,林業高級工程師陳德安繪聲繪色的講解,百余名果農圍著他認真聽講,不時提問。這是襄汾縣核桃“春寒”預防及管理技術培訓會現場,全縣“經濟林管理年”活動的序幕也隨之拉開。
為了全面推動丘陵區農民的產業結構調整,襄汾縣把東西兩山9個鄉鎮丘陵區1.2萬畝干果經濟林工程列為全縣“七個十”重點工程之一,啟動開展了“經濟林管理年”活動,通過加強管理、注重實效、穩步推進的辦法,使林農增收致富。
在“經濟林管理年”活動中,該縣林業部門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對近年來新建干果經濟林,采取“回頭看”的辦法,針對不同樹齡補植補栽,并提高修剪、施肥、澆水、涂白、病蟲害防治等管理技術。二是通過修剪、嫁接、換頭等技術措施,改造老柿子樹、老棗樹、老核桃樹等低效低質經濟林各100畝,技術成熟后,全縣推廣。通過示范達到增產增效。三是組織果農到干果經濟林示范基地學習,交流經驗,取長補短,提高果農生產管理積極性。四是聘請省市經濟林管理專家,按春夏秋冬不同季節分別舉辦4次培訓班;林業局16名助理工程師以上專業技術人員包村指導;聘請10名管理經驗豐富的農民技術員和核桃大戶跟蹤指導,提高果農經濟管理水平。五是開展品種選優活動,重點在汾城鎮、新城鎮鄧莊國營苗圃做好核桃優種嫁接,把好技術關,提高嫁接成活率,為果農增產增收打好基礎。通過開展這一活動,該縣將在鞏固現有干果經濟林面積的基礎上,確保“十二五”期間,每年發展干果經濟林面積遞增1萬畝,經濟林收入每年遞增18%以上。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