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大寧,藍天白云,山清水秀,風景優美,到處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我們驅車來到大寧縣徐家垛鄉的花崖村。一路走來,滿眼所見一座座設施大棚泛著銀波,村民們干勁十足,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們來到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郭列生家的甜瓜大棚里。郭列生,中等身材,衣著樸素,給人以忠厚、能干、熱情的莊稼人感覺。一提到大棚,樸實的郭列生話匣子就打開了。
郭列生說:“今年鄉黨委、政府在山東請來技術員后,指導甜瓜上架,村里其他人都不相信、不敢干,我帶頭搞試驗,鄉政府為我免費提供了甜瓜苗,在技術員的精心指導下,這不居然成功了。你們看我家的甜瓜大棚,這是8分地,原來可種植1000苗,上架后能種1700苗,原來能產750公斤,現在可產2500公斤左右,產量翻了兩倍多。而且,這種種植方法很方便管理,在大棚里走路、澆水等都方便,產下的瓜不帶泥、大小一致,上市后好賣、價也高,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現在變成了現實。技術員說的我都信,相信技術員就是相信科學。我就是這樣一個對于新生事物敢于嘗試的人。另外,今年我還搞了一個雙膜育苗法,我家的甜瓜比以前早上市十幾天,每斤能賣到10元到15元。”
“今年我鄉在設施農業上進行了調整,按照蘋果上規模、蔬菜上檔次、養殖出亮點、生態出精品的思路,采取‘瓜+菜’模式,全力打造瓜果之鄉,統一了甜瓜的品種‘雪城春光’,這種品種特點是個大、瓜型好、口感好、上市早;進行了立體種植,免費為瓜農提供甜瓜苗,在技術員的指導下采用甜瓜上架的管理辦法,使產量翻了兩番,大大提高了農民的收入;在設施大棚里我們將進一步推廣滲灌的示范引導作用,目前,在南桑峨村、化崖村的部分大棚里試驗,效果很好。”該鄉黨委書記張鵬華向我們簡要地介紹了設施大棚的情況。
該鄉鄉長張浩說:“按照縣委、縣政府‘生態立縣、林果富民、工業強縣’發展思路,我鄉堅持把發展設施蔬菜作為調整農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的‘重頭戲’來抓,集中優勢人力、物力、財力向發展設施蔬菜產業傾斜,大棚建設已初具規模。一是注重大棚蔬菜示范園區建設。建成花崖村高標準設施蔬菜示范園區,實行統一規劃,高標準施工、高質量完工,建成蔬菜大棚57座,占地60.08畝,涉及種植農戶35戶,配套建設水井一處,修建120立方米蓄水池一座,鋪設灌溉管道3000米,完成園區通道水泥硬化1300米。二是逐步推廣擴大設施大棚建設規模。由于花崖村郭列生等人的帶頭示范作用,農民要求發展設施大棚積極性空前高漲,全鄉以南桑峨村和徐家垛村為重點,建設蔬菜大棚240座。三是積極構建瓜菜銷售渠道。想方設法為大棚種植戶聯系瓜菜銷售渠道,鄉政府積極與山西政拓公司取得聯系,建立公司+農戶+合作社的產銷模式,同時與隔河相望的陜西省延安市、延長縣蔬菜銷售公司聯系,簽訂定點收購協議,為廣大菜農解決了瓜菜銷售之憂。四是注重品牌發展戰略。全鄉為示范園大棚種植戶免費供應瓜菜包裝,注冊富源瓜菜產品標識,成立大棚蔬菜專業合作社。” 李明珠 張棟宏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