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浮山縣寨圪塔鄉無人不知“端午茶”,說起“端午茶”無人不知農民企業家路衛東。路衛東作為寨圪塔鄉山交村土生土長的莊稼漢,利用本地野生資源,經過十余年的不懈努力,把一間制茶小作坊變成了一家特色茶生產公司,現在他開辦的“山西紅東茶葉有限公司”年純收益近30萬元,帶動當地100余人就業,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路衛東把深山“端午茶”帶出了大山,走向了全國。
因地制宜開創制茶新模式寨圪塔鄉是浮山縣面積最大的一個鄉鎮,森林覆蓋率達到了66%,2005年獲山西省環境優美鄉鎮榮譽稱號,境內野生植物資源非常豐富,有連翹、黃芩、柴胡、血參、金銀花等中藥材。
“端午茶”是寨圪塔民間的一種古老的傳統茶葉制品。在每年的端午節清晨日出前采摘當地的連翹、黃芩等植物藥材經傳統工藝加工制成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保健茶。寨圪塔及附近的村民歷來就有采茶的風俗,但大多是自產自飲。1996年,在山交村電管站工作的路衛東無意中聽見幾個外鄉人夸贊“端午茶”味道濃郁、又具養生保健功能時,突然萌發了將這一傳統工藝打出品牌、送出深山的念頭。
為了學到專業技術,他不但購買了相關的書籍進行閱讀,而且親自到曲沃縣“菊花泡茶”公司進行專門的實踐學習。2003年他投資兩萬多元從北京購置回了粉碎機、殺青機、揉捻機、包裝機等成套設備,開始生產袋泡茶和條形茶。經過多年的發展,“端午茶”在本地有了穩定的銷量,路衛東不滿足于現狀,他積極開辦了公司并為“端午茶”申報了“寨圪塔”國家注冊商標,為公司進一步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與時俱進積極開拓市場為了提高品牌的技術含量,打開銷路,路衛東主動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安徽茶葉研究所等權威機構聯系,對“端午茶”的營養成分和科學功效進行了嚴格的化驗分析,最后得出的結論是“端午茶”取藥物之性,飲茶之味,兩者配伍,相輔相成。經過專家的鑒定和指導,進一步堅定了路衛東擴大規模、研究開發的決心。為了提高原材料的質量,他承包了1000畝荒山作為茶葉的原料基地。為了提高銷售量,他積極參加了全市首屆農業產品展銷會,跑遍了全市各縣(市、區),聯系設立代賣、試銷點。他先后與寨圪塔鄉的太皇峪生態旅游項目和張莊鄉鳳凰山莊旅游項目合作,并已于山西“斯達舒”“瑞豐藥業”等多家企業進行銷售合作,利用各藥企在全國的銷售網絡進行代銷。由于“端午茶”原材料取自天然、口味純正,已經成為了市場上的走俏貨。現在他的公司已成為以生產端午茶、野菊花茶、連翹茶、黃芩茶、松針茶、薄荷茶等系列茶品的大型特色茶公司。
感恩社會致富不忘鄉親在創業道路上,路衛東還一直默默關注著家鄉的父老鄉親。他積極帶領村民以入股的方式成立了山交村黃芪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
在制茶生產中,他一直堅持從當地收購原料,村里沒有勞動能力的老人、婦女也都可以幫助企業進行最基本的采、摘、收購、加工等程序。“我們現在也與城里人一樣了,在家門口上班,這里的活兒輕,既掙了錢,家務與農活又不耽擱,一舉幾得。”村民王玉明見到筆者時高興地說道。
去年一年,路衛東的茶葉加工廠就使當地130余戶農民增收達5000元以上。“我們寨圪塔有著220平方公里的野生原料基地,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要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最大限度地幫助當地群眾發家致富。”一提起家鄉,路衛東的話語中流露出無比的自豪和熱愛。
路衛東的成績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其公司被浮山縣委授予“農業調產龍頭企業”、“農業調產示范戶”。“寨圪塔”商標被評為“臨汾市知名商標”。他個人也成為臨汾市食品行業協會會員,并榮獲浮山縣“優秀鄉土人才”等稱號。通訊員 衛琦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