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畜禽生長速度減慢,疫病易傳播流行。在養殖中,如果廣大養殖戶處理不好畜禽過冬問題的話,就會造成經濟損失。在冬季,廣大養殖戶在做好保溫工作的同時要注意通風換氣、按時給畜禽接種、提高畜禽日糧中能量水平,執行嚴格的衛生消毒制度等,以此來減少冬季天氣突變、氣溫驟降給畜禽帶來的強應激,提高畜禽機體抵抗力,避免生產水平下降。本期特編發一組冬季畜禽管理知識,供廣大養殖戶參考。 本版主持人
家畜凍傷咋防治
家畜凍傷常發生在畜體防寒力較弱的部位,如耳殼、四肢末梢、尾、陰莖、乳頭、雞冠、肉髯及家禽的兩肢等。這些部位被毛稀少,距離心臟較遠,血液供應不足,而且體積小、面積大、散熱快,所以容易發生凍傷。此外,畜體虛弱,大失血,過度疲勞,生疥癬,長期休閑不運動,也可引起凍傷。防治家畜凍傷,首先以防為主,采取預防措施,凍傷后要進行有效治療。
一、加強飼養管理。尤其是幼小、虛弱、年老的家畜,要保證畜舍溫暖、干燥、衛生;經常刷拭畜體,促進皮膚毛細血管的血液循環;晴暖天氣,要牽出畜舍,多曬太陽,這樣可預防凍傷。
二、發生凍傷后,應立即把凍傷部位浸在25℃的水中,經半小時后,逐漸將水加熱到40℃左右溫浴患部。在溫浴時,可在水中加入少量高錳酸鉀。同時,帶上膠手套按摩凍傷部位,待其組織變軟、內循環剛一恢復,就應停止溫浴和按摩。
三、輕度凍傷可用魚石脂樟腦膏涂擦患部,然后再涂碘甘油合劑或樟腦油加以包扎。
四、對較嚴重、但無破皮的凍傷腫脹,可用適量茄子秸、煙秸或辣椒秸,用水煎汁,洗患部。
五、也可用桑螵蛸(螳螂子)擠出液汁,涂擦患部。 鄭延芳
秋末冬初謹防豬鎖喉風病
豬鎖喉風病不同年齡、性別和品種的豬都可感染。本病雖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但在氣候多變的秋末冬初多見,常與豬瘟病毒及豬肺炎支原體混合感染或繼發感染。最急性的病豬可在幾小時內死亡,來不及醫治。急性病豬,主要癥狀為敗血癥和急性胸膜肺炎。體溫升高至41℃,精神萎靡,食欲廢絕,發生咳喘,呼吸困難呈犬坐式,鼻孔流漿液性分泌物,眼結膜有膿性分泌物。初便秘后腹瀉。后期皮膚郁血或有小出血點,呼吸更加困難,多因窒息而死,不死者往往轉為慢性。病程4-6天。慢性病豬,有腸炎和肺炎癥狀,持續咳嗽,呼吸困難,鼻孔有膿性分泌物。長期下痢,日漸消瘦。有時皮膚出現痂樣濕疹,關節腫脹和跛行。多經2-4周因衰竭死亡,其中約30%-40%的病例可逐漸痊愈,但往往生長發育停滯。
預防:豬舍定期用10%石灰乳或30%的熱草木灰水消毒。健康豬在春秋兩季,分別注射一次豬肺疫菌苗。發現病豬,立即隔離,嚴密消毒,封鎖疫區,銷毀尸體。
治療:①青霉素,按每公斤豬體重8000-10000單位,每4小時肌肉注射一次,連續注射7天。②鏈霉素,大豬日注射4克、中豬2-3克、小豬1-2克,日分2次注射,連續注射一周。③用20%磺胺噻唑鈉,大豬日注射30-40毫升,中豬20-30毫升,小豬10-20毫升,每日肌肉注射2次,連續注射4-6天,直到完全好為止。④鹽酸土霉素,每公斤體重30-40毫克,溶于生理鹽水或注射水中,肌肉注射,每日2次。至體溫食欲恢復正常后還需再注射一次。
⑤四環素溶于5%葡萄糖氯化鈉內,同時加入氫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靜脈注射,每天1次。⑥中藥治療病初可用:雙花、連翹、紫草、芒硝各15克,麥冬12克,黃芩、大黃、丹皮、射干、山豆根、浙貝各9克,水煎灌服。 杜玉蘭
冬季謹防雛雞水腫病
雛雞水腫病多發生在10—35日齡的雛雞,一般飼喂顆粒料的雛雞比飼喂粉料的多發,生長速度較快的公雞一般比母雞多發。此病多發生在秋冬季節,但冬季發生的最多,約占全年的70%以上。
病雞初期精神不佳。病程稍長則精神沉郁,羽毛蓬亂,縮頭嗜睡,獨居一隅,食欲減退或廢絕,有的站立和行走不穩;有的臥地不起,仰頭、張口喘氣,排水樣或黃白色稀便。皮膚紅黑色,腹部脹大,用手觸摸可感到腹腔內有大量的液體積存。
雛雞發生水腫病之后,要根據其發病原因,制定出相應的防治措施,控制其發展。
1、冬季,在雞舍充分保暖的情況下,要加強通風換氣,保證雞舍內有足夠的新鮮空氣,滿足其機體的供氧需要。為避免在雞舍內生火爐耗氧,有條件的可以用火坑進行取暖。
2、要經常清掃雞舍,勤換墊料,保持其清潔衛生,防止雞糞發酵產生氨氣。在雞舍內要保持一定的濕度,一般相對濕度在60%—65%最為適宜,以防止粉塵飄浮和一些污濁氣體刺激呼吸道而引起呼吸系統疾病,并由此引發水腫病。
3、在冬季養雞,為避免飼喂顆粒料和添加一些油脂,使雞生長速度過快、耗氧太多而發生水腫病,可將顆粒料改為粉料,并降低料中脂肪的添加量。
4、在飼喂雛雞時,要避免痢特靈、食鹽、煤焦油類消毒劑、莫能菌素等藥物的中毒和肺臟疾患的發生。因有報道雛雞水腫病的發生與這些因素有一定的關系。
5、在冬季飼養雛雞時,要防止大腸桿菌、沙門氏桿菌病的發生,因它們能引起心臟、肝臟及腹膜的病變,導致水腫病的發生。所以,在飼料中要添加廣譜抗菌藥,如慶大霉素、氯霉素或喹諾酮類藥物等。
6、在發生水腫病時,在飼料中要添加一些亞硒酸鈉維生素E、維生素C、復合維生素B,或用抗應激多維素進行防治,也可以添加一些中草藥制劑,如腹水消、腎腫腹水消或強消腹水靈。腹水嚴重者,可以采取腹腔穿刺放水,但要注意一次放液量不宜太多,否則,易引起腹內壓急劇下降而導致虛脫。 鄭衛軍
山羊初冬易發生四種病
初冬是山羊抓膘育肥的關鍵時期,也是疾病的多發季節。初冬季節山羊常見的疾病主要有:羊快疫、傳染性胸膜肺炎、乳房炎、絳蟲病。養殖戶一定要加強管理,努力做好山羊各種疾病的預防和治療。
一、羊快疫。本病發病突然,幾乎沒有治療時間,以免疫預防為主,常用疫苗是“羊快疫-羊猝狙-羊腸毒血癥”三聯苗或“羊快疫-羊猝狙-羊腸毒血癥-羔羊痢疾-羊黑疫”五聯苗。皮下注射5毫升,注射2周后產生免疫力,保護期半年以上。
二、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本病可通過接種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氫氧化鋁菌苗預防,6個月以下的山羊3毫升,6個月以上的山羊5毫升,注射后14天可產生可靠免疫力,免疫保護期為1年。對病羊可使用土霉素、四環素、氯霉素、卡那霉素、鏈霉素等進行治療,連用5天—7天,可取得一定療效。
三、乳房炎。母羊得了乳房炎,應清洗乳房并處理乳房外傷,對發熱的乳房冷敷,及時擠出乳房中變質的乳汁。藥物治療可用糖鹽水、安乃近、四環素靜脈注射,注意補充碳酸氫鈉以解除酸中毒癥狀。如果判斷不出是哪種細菌感染,可以使用中藥療法:新鮮蒲公英100克、通草6克搗碎,開水沖調,候溫一次灌服;或白芷15克、土貝母15克、瓜蔞根10克研末,開水沖調,一次灌服;或馬齒莧70克、赤小豆60克、冬瓜皮50克煎汁一次灌服,同時另用馬齒莧、紅小豆適量搗爛敷患部,或絲瓜絡50克、野菊花30克、大薊25克煎汁一次灌服。
四、絳蟲病。本病是初冬最常見的山羊寄生蟲病。預防絳蟲病,使用20%的生石灰水或5%的克遼林溶液噴灑,洗刷羊舍、飼具。預防性驅蟲可使用吡喹酮或硫雙二氯酚,前者用量為每千克體重12毫克,后者用量為每千克體重60毫克—80毫克。藥物治療方法有:口服1%的硫酸銅,1個月—6個月的羔羊用15毫升—45毫升,7個月以上的羊用45毫升—100毫升;或口服砷制劑,如砷酸鉛、砷酸亞錫、砷酸鈣,羔羊0.5克,成年羊1克,然后供給油類瀉劑,幫助排出蟲體;或氯硝柳胺(滅絳靈),每千克體重50毫升—75毫升,一次口服。 杜玉蘭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