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年糧食直補資金發放辦法作了哪些調整?吳江平:從今年起,我省對種糧農民的農資綜合直補資金和糧食直補資金的發放,不再依據當年的種植面積發放,改為以上一年度的實際種植面積為依據進行補貼。
記者:今年在糧食面積核實方面有哪些規定?吳江平:要繼續堅持除河灘地種植的糧食作物、經濟作物中套種的糧食作物、國家明確退耕還林以及未經國家批準開墾的土地上種植的糧食作物外,均可享受補貼的原則,補貼作物仍為除薯類以外的所有糧食作物,其中小麥、玉米面積必須單獨反映。縣級農業部門要組織鄉、村對種糧農民的糧食播種面積(不包括薯類)進行全面核實,并要對各鄉、村核實的面積進行抽查,抽查面積不少于補貼面積的20%。
記者:今年的糧食補貼標準是多少?吳江平:今年我省進一步加大對種糧農民的補貼力度,在去年小麥61元/畝(農資綜合直補51元/畝、糧食直補10元/畝)、玉米和其他雜糧40元/畝(農資綜合直補35元/畝、糧食直補5元/畝)的基礎上,為了調動農民種植玉米的積極性,省政府出臺了玉米保護性差價臨時性補貼政策。此次保護性差價政策補貼標準為每畝玉米補貼9元。再加上我省即將下達的良種補貼每畝10元,今年我省農民種植一畝玉米可以享受到各類補貼59元。
記者:如何才能確保核實的糧食播種面積真實可靠?吳江平:各級農業部門要嚴格執行規定的核實程序,把好以村為單位登記造冊、張榜公示等關鍵環節,真正把面積核實工作做實做細。要堅持做到不虛報面積套取國家資金,不因工作不細漏報面積而讓農民受到損失。對各種弄虛作假行為,一經查實,要嚴肅處理。
記者:如何才能保證補貼資金及時足額兌現到農民手中?吳江平:按照省財政廳、省農業廳聯合下發的有關文件規定,各縣(市、區)財政部門在收到省財政撥付的補貼資金后,要在一個月內一次性按種糧農民上年核實的種植面積和品種,把補貼資金全部兌付給種糧農民。要切實加強對補貼資金的管理,堅持通過“一卡通”發放。嚴禁擠占和挪用,嚴禁抵扣任何費用,嚴禁由鄉政府、村集體、其他組織或他人代領。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邱睿】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