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10 09:07:00 來源:
本報訊(見習記者 李自強)近年來,翼城縣南唐鄉河云村在農業種植結構調整上下工夫,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大棚、弓棚草莓,使草莓成為推動農民致富的主導產業。到目前為止,全村共發展大棚草莓39個、弓棚草莓近300個,收入近300萬元。
上世紀90年代,河云村村民以種植生地、丹參等藥材為主。但一些藥材當年種植多年后才能有收成,而草莓適應性強,易繁殖,好管理,周期短,產量高,收益快,因此絕大多數村民改變農業種植結構,選擇了效益好、當年就能見收成的草莓。
村民馮長水是河云村第一個種植大棚草莓的人,馮長水的妹妹嫁到絳縣后,妹妹家種大棚草莓,可觀的經濟效益讓他選擇了種植草莓。1998年,馮長水在自家地里建起了大棚,開始種植草莓,在妹夫、妹妹等人的指導下,當年馮長水種植的草莓就有了較好的收成。村民們看到種草莓能賺錢,都紛紛加入了種植草莓的行列,有些戶甚至建起兩三個大棚。
據河云村黨支部書記牛樹華、村委主任牛樹海介紹,河云村草莓種植條件得天獨厚,近年來,在當地農業技術人員的幫助下,全村家家戶戶種植草莓,現已成為南唐鄉草莓種植基地,也是翼城縣最大的草莓種植基地,產出的草莓個頭大、品質優,遠銷臨汾、長治、晉城、陜西等地,每年從春節到麥收都有新鮮草莓出售。
【責任編輯: 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