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19 08:22:00 來源:
本報訊(通訊員 王奠邑 王二明 張雷)“戶養千只雞,人均兩畝園,家家用沼氣,生態大循環,2010年,人均達萬元。”這是浮山縣梁村的近期奮斗目標。該村結合村情實際,堅持科學發展,不斷做大做強農業種植養殖產業,步入了又好又快科學發展的快車道。目前,該村已成立了養雞專業合作社和創銳蘋果專業合作社,村民從中得到了真正的實惠。
梁村是一個純農業村,全村282戶,1056口人,除了2830畝耕地外,沒有其它任何資源,過去由于種種原因,曾是全縣聞名的窮村、亂村。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該村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和傳統產業優勢,把發展養雞業和種植蘋果確定為主導產業,確定了“以養促沼(氣),以沼促種,以種促增”的循環經濟發展思路,步入了科學發展快車道。
改變小打小鬧、發展大規模養雞是梁村邁向科學發展的第一步。他們采用黨員帶頭、優化服務的方法,首先發動善經營、信心足的29戶農民建千只雞場。為了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他們多次與當地信用社聯系,先后貸款139萬元,用于買雞籠、蓋雞舍、購小雞,使大規模養雞得以順利起步,并積極聯系科技人員對養殖戶開展科技培訓,改粗放型喂養為科學型喂養,進行飼料配制喂養,定期消毒、定期防疫,提高了產蛋率,增加了效益。目前全村大型規模養雞戶已發展到51戶,存欄雞9萬多只,年收入達百萬元。
蘋果是梁村又一新興產業。為了使其走上規模發展、科學發展的道路,他們引進優良品種,擴大種植面積,聘請蘋果專家對果農進行多次培訓,現場講解蘋果修剪技術,加強果園管理,倡導綠色無公害生產,并引進市場前景好、發展潛力大、種植效益高的富硒蘋果生產新技術,使之成為群眾增收的一項主導產業。近年來全村果園面積由原來的200畝增加到800多畝,年收入達600多萬元。
為改善農村生活環境,使資源達到重復循環利用,實現農村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最大化,他們以養雞業為基礎,大力發展沼氣富民工程。從2005年開始,采用典型引路、滾動發展的模式,全村有一半以上的農戶建起了沼氣池,用上了干凈衛生的沼氣,促進了畜牧業的發展,為推動農村小康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責任編輯: 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