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鄉一是抓技術培訓,提高管理水平。聘請牛自勉、張文合等省市果樹管理專家,堅持按季對果農進行技術培訓,聘請縣果樹中心專家定期入園指導,使全鄉1000余名果農掌握了蘋果全程管理技術,戶均實現了1-2名果樹管理技術明白人。二是抓科技推廣,提高蘋果品質。對全鄉8600畝果園進行了大改形、強拉技,推廣沼氣技術,生物滅蟲燈、生草覆蓋管理、果園防護網、反光膜鋪蓋,防雹網、功能保健蘋果等新型管理技術和科技,不斷提高蘋果品質,所產蘋果出口東南亞、西歐等國家。三是抓循環經濟,增加果農收入。大力推行畜、沼、果循環發展模式,全鄉共建果園管護房120間,果園養殖牲畜560頭(只),沼氣池130座,節省了肥料、農藥、燃料等費用,增加了廣大果農收入。四是抓典型示范,推動整體發展。積極進行示范果園創建工作,先后評比驗收確立了80個縣、鄉、村三級蘋果示范園和馮三緒、馮一民、曹順局等一批畝均上萬元,年收入過10萬元的生產戶,用典型教育果農,推動全鄉蘋果發展上水平上臺階。五是抓基礎設施,改善生產條件。三年來,全部硬化了各行政村至吉壺路的通道,累計修建果園生產路130公里,建成兩個蘋果交易市場,成立了5家蘋果專業合作社,方便了果商,實惠了果農。六是抓優質服務,促產業發展。組建了鄉干部排憂解難服務隊、村干部發動引導服務隊、技術指導專業修剪隊,畜沼果技術指導服務隊、蘋果銷售服務隊等五支隊伍,幫助果農解決蘋果產、供、銷等各環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七是抓觀光農業,拓寬發展空間。依托蘋果產業和區域優勢,大力發展采摘型、觀光型、休閑型、農家樂型等的現代觀光農業,目前建成觀光型、采摘型果園30余座,特色“農家樂”飯店5家,蘋果精包裝企業1家,努力實現轉型發展、捆綁發展、統籌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全鄉今年果品收入達到了5600萬元,人均果品收入5000元以上。
(通訊員 郝勇)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劉靜】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