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新發展桑樹面積1200畝,總面積達6420畝,比2009年新發展增加300畝,增幅33%;養蠶1801張,比2009年增加244張,增幅15.7%;蠶繭產量86675公斤,比2009年增加18425公斤,增幅27%。蠶繭收購價普遍在30元-36元/公斤之間,同比每公斤提高15元-20元,增幅達到50%,蠶農售繭收入可達7.2040萬元,同比增加4.8685萬元,增幅48%,蠶農實現大幅增收。
今年我市蠶桑生產情況,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蠶農養蠶積極性提高。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繭絲價格一路上揚,今年蠶農養蠶積極性回升。汾西縣農民利用地理優勢大力發展蠶桑業,今年養蠶1000張,每張蠶單產達60公斤以上,所產蠶繭品質好,總產繭量達5.13萬公斤,蠶農總收入達153.9萬元。安澤縣養蠶156張,總產繭量達9250公斤,蠶農總收入達33.3萬元。隰縣養蠶110張,總產繭量達4650公斤,蠶農總收入達16.8萬元。堯都區養蠶520張,總產繭量達20800公斤,蠶農總收入達45.76萬元。翼城縣養蠶15張,總產繭量達675公斤,蠶農總收入達2.0250萬元。
二是建設示范園推動蠶桑生產。為確保標準化桑園的落實,今春在汾西縣建立優質示范桑園100畝,在隰縣建立優質示范桑園200畝,在安澤縣建立優質示范桑園100畝,在堯都區建立優質示范桑園50畝,在示范園區制定了標準化生產技術,明確技術指導人員,實行小蠶共育。通過優質豐產示范園建設,調動周邊村栽桑戶養蠶的積極性,起到了科技輻射作用。全年建設優質豐產示范園450畝,比2009年增加300畝,增幅200%,推廣小蠶共育1500張,比2009年增加630張,增幅72.4%,應用方格簇28.8萬片,比2009年增加9.1萬片,增幅46.2%。技術培訓88場次、7950人,發放技術資料6700份。
三是養蠶單產提高。盡管今年春季遭受晚霜凍和春蠶生產遇到前期干旱,后期低溫寡照天氣的影響,但由于近年我市狠抓蠶桑產業基地建設,戶營養蠶規模擴大,抗風險能力增強,加上養蠶主產縣積極開展了“大培訓、大示范、大推廣”活動,養蠶關鍵技術得到落實,養蠶生產取得單產、質量雙提高,永安鎮馮村蠶農王志華單張蠶繭達75公斤以上,創造了全市單張蠶種養蠶產繭的最高記錄。全市蠶繭產量86675噸,同比增27%,年產鮮繭在0.5萬公斤以上的村6個,同比增長100%。
(通訊員 王秋萍)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邱睿】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