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李強 馬靜波)7月11日,走進大同市云岡區西韓嶺鄉北村的果蔬大棚,陣陣果香撲面而來。放眼望去,一根根藤蔓沿著吊繩向上攀爬,葉片間垂掛著圓潤飽滿的瓜果。果農們忙著采摘、過秤、包裝、搬運。看著綠油油的鮮果,74歲的瓜農陳進才眼中滿是希望,“去年5個瓜棚賺了17萬塊錢,一家人都高興。”
近年來,北村積極發展特色種植業,建成291座現代化高標準新型鋼架溫棚和2座育苗中心溫棚。20多種優質果品暢銷北京、河北等地,年銷售額突破50萬元。同時,帶動100多名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人均年增收2萬元以上。2024年,北村集體經濟收入達612.34萬元,戶均收入5萬元。
步入該村的御樂園現代化產業園,智能物聯網系統讓人眼前一亮。通過傳感器實時監測溫濕度、土壤肥力等數據,自動調節通風、灌溉設備,水肥一體化系統讓每株作物都能“喝”上定制營養液,產業園成為“會呼吸”的智慧農場。從無土栽培的技術革新到冷棚種植的提質增效,從錯峰上市的市場突圍到果蔬經濟的蓬勃興起,如今,北村瓜果種植業已形成“技術示范—品質溢價—多元增收”產業鏈,實現土地效益與農民收入的“雙豐收”。
“目前,我們正在申報‘山西省科技產業化環境建設計劃項目(星火)’,推動蔬果產業向規模化、品牌化、標準化、綠色化發展。”北村村委會副主任昝青表示,該村還將打造集采摘體驗、科普研學、民宿餐飲于一體的綜合性農業園區,將特色種植與鄉村旅游相結合,吸引越來越多的市民和游客前來觀光體驗,促進產業提升、農民增收。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