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作為一座傳統的資源型經濟發展城市,產業轉型迫在眉睫。轉什么、如何轉成為首要問題。該市深入實施“融入京津冀,打造橋頭堡”戰略,聚焦科技(先進制造業)、能源、農業、文旅消費,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統籌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前瞻布局。
7月10日,位于大同市云岡經濟技術開發區清潔能源產業園的華陽碳材科技有限公司碳化車間內,一根根白色原絲,借助現代化的智能生產設備,經過氧化、低溫碳化、高溫碳化轉變為一根根黑色高性能碳纖維。“從羽毛球拍到釣魚竿,再到汽車裝飾,甚至在航空航天領域都有高性能碳纖維的影子,也有‘華陽’的影子。”該公司碳化車間技術員朱麗說。
據華陽碳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童明全介紹,生產高性能碳纖維所需的聚丙烯腈、瀝青等原料來源于產業鏈上游的化石原油,采用的是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的碳纖維制備技術。
在該公司碳纖維力學性能檢測室內,工作人員對生產出的高性能碳纖維抽取樣品。分析化驗室主任琚裕波表示,借助相關檢驗器材進行數據測驗,生產出的高性能碳纖維要經過力學、色譜等多道工藝檢測,產品的拉伸強度、拉伸模量、耐腐蝕性、耐氧化性、耐水性等都是檢測的重要內容,目的是確保其受力強度等符合指標要求。
據了解,該公司成立于2023年,其千噸級高性能碳纖維一期200噸/年示范項目,占地約120畝,總投資6.82億元,主要生產T800、T1000級12K碳纖維。采用DMSO一步法合成技術和國內領先的干噴濕紡工藝體系,是國內首條新一代高性能碳纖維量產生產線,項目的建成量產對于攻克新材料領域“卡脖子”難題、打破國外技術封鎖有重大戰略意義。高性能碳纖維項目是山西省重點項目,也是華陽集團與中國科學院山西煤化所合作的重要項目,更是華陽集團落實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重要實踐。
“高性能碳纖維項目一期目前碳化車間已開車運行,預計今年9月底實現量產,實現向下游企業提供自產碳絲,生產所用原絲預計本月實現從外購到自主生產?!蓖魅f。
從產業鏈上來說,正是科技創新的存在,高性能碳纖維成了化石能源產品鏈條加工轉化的重要產物。從高性能碳纖維本身的發展上來講,科技創新在高性能碳纖維的研發、生產和應用中扮演著重要作用,是推動其性能不斷提升、應用領域不斷拓展的核心驅動力。
科技創新在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過程中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大數據、物聯網等深度滲透傳統農業,農業生產的效率得以提升,農業生產的成本得以下降。另一方面,技術要素的不斷參與,農業產品不斷豐富發展,人們的相應日常需求也越來越向著高品質方向發展。
7月11日,正值大同黃花采摘時節,位于云州區坨坊村的大同忘憂農場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黃花研學基地內,該公司總監柴磊鼠標輕輕一點,云州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智慧平臺就將全區的氣象、土壤、空氣、溫度等情況全部展現在大屏之上,黃花生長情況一目了然。
“這一智慧平臺能對病蟲害、產量、銷量、農田作業人員數量等數據進行監測和收集,使得黃花種植朝著更加科學的方向發展。智慧化的管理模式,為農戶節省了大量資源投入的同時實現了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柴磊告訴記者,該智慧平臺由大同市云州區政府主導建設,以物聯網智慧監測為核心,實現了對黃花的數字化采集,其在云州區的投入使用推動該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實現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管理數據化、服務在線化發展,使園區走上了產業集群優化和集聚協同的路子。
在科技創新的助推下,目前,大同黃花產品已達到6大類130多種,黃花產業鏈越伸越長。在黃花產品展覽館,黃花醬、黃花菜、黃花飲品等黃花制品琳瑯滿目,整齊排列在展覽架上?!俺ナ秤脙r值,黃花還具有巨大的美妝價值,黃花具有抗氧化、抗炎及美白的效果,相關的美妝產品發展勢頭正盛,而這離不開科技的支撐?!蓖鼞n農場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段亞萍告訴記者,他們現在走的是三產融合的發展道路,在發展黃花種苗培育及黃花生物科技產品的同時,圍繞黃花開展的康養、旅游、研學等也進行得如火如荼。
近年來,云州區通過深入研究市場需求和消費者偏好,結合黃花自身獨特性質和營養成分,不斷深化產學研合作,推進產品研發、工藝優化等,黃花產業持續創新發展。
如今,大同市正統籌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全力培育資源型經濟轉型新動能,形成體現大同特點、具有比較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古老的云中大地上,一項項科技創新成果、一座座智慧工廠、一個個潛力巨大的新興產業正如雨后春筍般蓬勃興起。
本報記者彭國強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