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在百團大戰前線觀察戰況。
八路軍第一二九師一部進行正太鐵路破擊戰。
八路軍第一二〇師渡過汾河執行破襲同蒲鐵路任務。
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八路軍總部在華北集中105個團20余萬兵力,對日軍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百團大戰。戰役共分3個階段。8月20日至9月10日,八路軍發起百團大戰第一階段作戰。這一階段是交通總破襲戰,破壞敵人在華北所占領的主要交通線,重點是正太鐵路。9月22日至10月上旬,八路軍發起百團大戰第二階段作戰。主要任務是攻堅作戰,對日軍盤踞的一些據點進行攻擊。10月上旬至1941年1月24日,八路軍發起百團大戰第三階段作戰。這一階段的作戰任務主要是反擊日、偽軍的報復“掃蕩”。百團大戰是全民族抗戰以來八路軍在華北發動的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帶戰略性進攻的戰役。到1940年12月初,敵后軍民共作戰1824次,斃傷日、偽軍2.5萬余人,俘日軍281人、偽軍1.8萬余人。破壞鐵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摧毀大量敵碉堡和據點,繳獲大批槍炮和軍用物資。百團大戰給日軍的“囚籠政策”以沉重打擊,鉗制了日軍大量兵力,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氣焰。百團大戰既鍛煉了人民軍隊,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又在抗日局面比較低沉時振奮了全國民心。百團大戰的歷史壯舉,充分展現了我們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充分展現了黨領導的人民戰爭的磅礴力量。
1941年后,日軍對抗日根據地進行瘋狂“掃蕩”,八路軍在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援配合下,開展了艱苦卓絕的反“掃蕩”斗爭,先后取得黃崖洞保衛戰和韓略村伏擊戰等一系列戰役、戰斗的勝利,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軍。(連載10)
文圖由中共山西省委黨史研究院(山西省地方志研究院)提供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