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襄垣縣古韓鎮八里莊村綠色莊園采摘園內,紫紅色西梅三個一簇、五個一團的掛滿枝頭,紫瑩瑩的果皮上仿佛覆著一層薄薄的“白紗”,陽光灑在上面,泛起誘人的光澤。園子里到處是忙碌的身影,大家采摘、分揀、過秤、打包,每一個環節都透著豐收的熱鬧勁兒。
▲綠色莊園采摘園西梅豐收景象
八里莊村多為旱地且晝夜溫差大,旱地讓西梅根系扎得深,充分吸收地下的營養;晝夜溫差大則能鎖住糖分,白天積累的糖分晚上不會流失。這種環境正好契合西梅“耐旱喜溫差”的特性,因此結出的西梅個大味甜、果形周正、顏色艷麗,成了采摘園的“明星產品”。 此外,采摘園還引進玉露香梨、富士蘋果等優質果品,讓果園的品類愈發豐富,吸引諸多市民專程前來采摘。
雙手提著滿滿3袋西梅的王佳榮,興奮地和記者分享她的“尋味之旅”。“這里的西梅口感非常好,果肉飽滿,也十分甜。更重要的是,它營養價值高,有膳食纖維、維生素,多吃對咱的身體都有好處。我每次都是專門從潞城過來買,每次都買一堆,今回又是滿載而歸!”說著,她還掂了掂手中的袋子,眼里滿是對西梅的喜愛。
▲游客采摘西梅
8月西梅綴滿枝、9月香梨壓彎梢、10月蘋果紅又甜,采摘園連著三月果香不斷,不僅豐富了百姓的“果盤子”,也讓附近村民擁有了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春夏管護、秋季收獲,一年四季中,大家忙完自家農活后,便會來到采摘園,承擔除草、疏果、施肥、采摘等輕體力活,既能兼顧家庭,又能增加收入。如今在園里干活,村民一天能掙80多元,單是采摘季下來就能掙2000多元。
八里莊村村民姚天俊手拿器具穿梭在果園里,時而幫助市民采摘西梅,時而打掃果園衛生。“我就住在這附近,平時種些玉米,農閑時來果園幫個忙,活兒不算重,既能掙錢,還能和大家一起忙活。”他簡單的話語里,藏著對這份“田園副業”的珍視,也道出了豐收時節里勞動者的踏實與滿足。
▲采摘裝袋
能讓村民就近工作、讓食客遠道而來,離不開果園對種植品質的嚴格把控。每年上凍之前,大家會把雞糞埋進果樹根旁的土里,西梅長到蠶豆粒大小時要“疏果”,防止果子太密長不大......從土壤養護到果實培育,每一個環節都力求自然健康,也正是這份用心,才種出了口感與營養兼具的好果子。
“我們種植園占地面積30畝,種植各類果樹1800余棵,今年的西梅預計總產量能達到8000斤、梨1萬多斤、蘋果4萬斤左右。能有這樣的收成,離不開科學的種植管理。我們一直堅持有機種植,施用農家肥,不用農藥,全靠人工除草、物理防蟲。”縣綠色莊園農業公司項目助理韓穎表示,未來,會繼續引進優良品種,提升種植技術,大力發展特色林果業,為農戶增收致富、特色農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