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連日來,在翼城縣中衛鄉鮮食糯玉米種植基地,成片的玉米迎來豐收,綠油油的秸稈間,飽滿的玉米裹著翠綠外衣,散發著誘人香氣。
“我們種植的彩甜糯玉米采用的是起壟覆膜,寬窄行、膜下滴灌帶水肥一體化播種模式,這樣的種植模式可以提高果穗成熟一致性及成品率。對比以往的常規種植模式,每畝地可以增產25%,并且玉米采收后的秸稈還可以做青儲飼料售出,利用率很高。”山西東方樂耕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種植部負責人楊凱表示,“糯玉米每年3月下旬播種,生長周期較短,以軟糯香甜的口感深受消費者喜愛,人工采收能最大程度保證玉米的完整性。”
與以往的機械化作業不同,此時在糯玉米種植基地正上演著一場“人工采收大戰”。在糯玉米種植糯基地,數十名村民提著桶,穿梭在一人多高的玉米稈之間,“咔擦、咔擦”掰著玉米。裝載機將裝好袋的玉米一趟一趟裝上運輸車輛,奏響豐收樂章。
中衛鄉浮圖村村民劉寶柴熟練地握住玉米棒,用力將其摘下,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她說:“玉米從種下到收獲,我每天就是過來鋤鋤草,打打藥,現在正是玉米采收的時候,一天8個小時100塊錢,把家庭照顧好的同時還能增加點收入,挺不錯的。”
據了解,山西東方樂耕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今年種植糯玉米1200余畝,年生產真空包裝彩甜糯、花青糯鮮食玉米400余萬穗,年產值達3000余萬元,帶動周邊800余人就業增收。
在玉米加工車間,村民們也正忙碌著。先給玉米脫去“綠皮”,然后放到機器上切頭去尾,再通過高壓清洗、真空包裝、高溫滅菌等工序,一眨眼的功夫,一穗穗玉米從農產品變身為商品,完成了“華麗變身”。
該公司總經理衛彩虹表示:“我們一直緊緊圍繞‘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全鏈發力,下一步將大力發展糧食深加工,推動產銷融合貫通,提升產品附加值,提高村民收入,為鄉村振興增光添彩。”
記者 王 帥 黃藝貞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