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近兩年來 ,在浮山縣東街社區,經常可以看到一個忙碌的身影,居民們親切地稱他衛老師。
他叫衛萬印,是一名退休教師。2020年5月,從浮山縣職業中學退休后,他不僅在該縣老干部服務中心擔任了第一黨支部的組織委員,還積極主動參與到社區的各項治理中。宣講、環保、幫扶……衛萬印每天奔波在志愿服務的路上,先后榮獲市委老干部局授予的“平陽火炬手”“閱讀明星”等榮譽稱號。
真情扶困暖人心
“以前,我們家要啥沒啥。現在,我們生活條件好了、收入提高了,還給兒子娶了媳婦,這么美的生活,多虧了衛老師!”4月24日下午,衛萬印去看望該縣張莊鄉辛落村村民喬明富一家。一走進院子,正在喂豬的67歲的喬明富就向記者訴說起對衛萬印的感激之情。
說起與喬明富的相識,衛萬印仍記憶猶新。2017年10月,衛萬印參加了浮山縣扶貧工作隊,承擔起張莊鄉辛落村喬明富、張青龍等五戶的幫扶工作。第一次走進喬明富家時,在破爛的窯洞里喬明富父子倆正在因為殺豬的事爭吵。兒子要殺了豬去賣豬肉,喬明富不同意。弄清楚原因后,衛萬印幫他們分析了利弊,建議不僅不要殺而且要多養幾只。之后,衛萬印又建議他們種植玉米做豬飼料,并且經常到地里幫他們干活。幾個月之后,母豬順利產下一窩小崽,一只變十只,喬明富從此走上了養豬致富路。去年,喬明富一家僅靠養豬就賺了3萬多元。除此之外,衛萬印找工人幫喬明富家安上了大門、硬化了院子,還托人給他44歲的兒子介紹了個媳婦,一家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退休后,衛萬印對這5戶的幫扶仍在繼續。他挨家挨戶走訪,向他們宣傳金融、健康等各項助農政策。同時精準施策,通過對接溝通,為這幾個家庭量身選擇了致富項目,通過扶智、扶技、扶志,幫助他們過上好日子。
情系社區甘奉獻
退休后,衛萬印沒有閑下來,反而越來越忙。去年8月,浮山縣老干部服務中心成立了環保志愿者服務隊,他第一個報名參加。
為了保護環境,衛萬印經常和社區居民一起學習、宣傳環保知識,并身體力行。擦欄桿、掃地、維護公共設施……4月26日上午,在衛萬印的號召下,社區的一些老同志拿上笤帚、簸箕、抹布等工具,來到縣文化廣場,開展了“打掃衛生 美化環境”志愿服務活動。
活動中,大家分組行動,有的清理小廣告,有的撿拾垃圾,還將灌木叢中的塑料袋、花壇中的雜草、紙屑等進行了細致清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文化廣場被打掃得干干凈凈,路過的行人紛紛點贊。
衛萬印時常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他還利用該中心的宣傳欄、展板等宣傳環保知識,并且專程到浮山梁村小學、浮山米家垣小學等學校以及周邊社區上“環保課”,組織環保小衛士打掃公共場所、養花護樹、掛牌護樹等。為了促進東街社區的精神文明建設,他利用自己的有利條件,充實了社區的“銀齡”合唱團,并定期組織文藝演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表揚社區好人好事,受到了居民們的交口稱贊。
傾情宣講受歡迎
“我從事教師職業40年,明白什么樣的形式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和接受。”今年4月初,該中心成立了黨史宣講團,經過推選,衛萬印成了宣講團的一員,到各個社區和學校進行宣講。
4月16日下午,在浮山三中,300余人的報告廳里座無虛席。衛萬印在掌聲中走向講臺,開始了他巡回宣講的第一課:“中國共產黨靠什么打天下?靠什么同敵人進行殊死搏斗?靠什么建立新中國并取得如今的輝煌成就?靠的是‘信仰’……”
在一個半小時的宣講中,衛萬印緊緊圍繞什么是信仰,共產黨人為什么要堅守信仰,新一代中學生怎樣堅守信仰等內容,運用正反兩方面的典型事例,進行全面細致地剖析,生動闡述了堅守信仰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在要求,更是實現強軍目標的根本保證。課后,同學們紛紛表示,“通過學習黨史,我們知來路、明去處,也明白了美好的未來不能靠等不能靠想,而要靠我們的實干奮斗來實現。”
在巡回宣講之余,衛萬印還依托該中心黨群辦公室,定期組織老同志一起座談交流,在《學習強國》平臺上,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黨史等。“作為一名黨員,不管什么時候,都應該把理論學習作為必修課,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時刻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自己的言行,矢志不渝跟黨走。”衛萬印堅定地說。
記者 郭秀婷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