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孫子上學,再去買菜,回來后坐在大院里和鄰居拉拉家常,生活過得充實又開心。”11月7日,家住武鄉縣鐵路指揮部家屬院的李孟松正和幾位同伴坐在剛剛修繕一新的小區大院愜意地聊家常,他回憶道,“以前大院里連個歇腳的地方都沒有,四周環境也不太好,現在有了涼亭、休閑桌椅、花草綠籬等,小區面貌煥然一新?!?br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李大爺,小區改造已全面完成,后期管理非常重要,今天想聽聽大家的意見?!蔽溧l縣太東社區負責人李旗開門見山。
像這種拉家常式的面對面交流,幾乎每天都在武鄉縣豐州鎮太東社區上演。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崩钇煺f,“我們就是要尋求社區治理的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br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對于生活在像鐵路指揮部家屬院這樣上世紀80年代建成的老舊小區的居民來說,近年來實實在在享受到好處的事情不勝枚舉,他們見證了家門口的新變化,真切感受著生活的巨大變遷。
走在改造一新的太行街上,路面整潔、綠樹成蔭,有供休息的涼亭長椅,有供健身的器材設施,道路中間設有隔離欄,來往車輛順利通行。太東社區居民李志宏對此深有感觸:“以前上下班高峰期,途經太行街回家,不到1公里的路至少要堵半個小時?,F在街上設置了隔離欄,周邊的亂擺攤現象也沒有了,人流車流暢通,回家5分鐘足夠了。這真的是讓我們居民有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歸屬感!”
近年來,太東社區以黨建為龍頭、以服務為重點、以文化為主線、以建設溫馨型社區為著力點,不斷提升社區服務功能,完善便民利民設施。將轄區內43個居民樓院和11個物業小區劃分為14個網格,構建起了“社區黨委—網格黨總支—樓棟黨支部”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組織架構,織密社區治理“一張網”,通過黨組織網格化,點對點解決問題,面對面化解矛盾,心貼心消除隔閡,實打實為群眾紓困解難。
今年52歲的李文亮是金地小區的原有住戶。他回憶說,一開始,金地小區也有物業,可一直管理得不到位。后來,小區干脆陷入了沒有物業的困境,水管壞了沒人修,亂搭亂建沒人管,空中線網沒人理,矛盾糾紛頻發,居民怨氣十足。
在有限的條件下,太東社區黨委想辦法為居民解決實際困難,組織志愿者清理垃圾,積極協商組建業主委員會、聘用物業公司,指導成立物業公司黨支部、樓宇黨支部,更好地服務居民。
“現在一點垃圾也沒有,感覺整個小區環境‘高大上’了?!崩钗牧量滟澋卣f。
“社區是社會的基本單元,社區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崩钇斐錆M信心地說,“我們太東社區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凝聚基層治理最大向心力,畫出基層治理最大同心圓,為社區治理增活力、添動力,推動基層治理高質量發展,讓老百姓的生活越過越好?!?br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范珍 趙海鵬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