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景秀紅 范韶華) 當前,我市“三夏”生產正如火如荼進行著。為確保夏糧及時收獲、顆粒歸倉,秋糧適時播種、不誤農時,我市致力打造信息“三夏”、質量“三夏”、綠色“三夏”、平安“三夏”、暖心“三夏”,“三夏”生產工作呈現出效率高、質量好、綠色化等一系列新變化、新亮點,為全年糧食生產安全打下良好基礎。
信息“三夏”,促進作業效率提高。我市充分利用“智慧農機”信息服務管理平臺及手機客戶端,鼓勵農機大戶、農機合作社及種植大戶在平臺發布信息,幫助機手找活干、幫助農民找機具,引導供需雙方開展訂單服務,促進“三夏”作業機具有序流動。根據小麥成熟期、天氣狀況和麥收進度,我市農機部門廣泛運用網絡媒體和新聞渠道,公布熱線服務電話,發布小麥機收動態、機具供求、作業價格等信息,引導機械合理流動,保障麥收有序快速推進。截至6月13日,累計投入小麥聯合收割機14042臺,完成小麥收獲面積96.895萬畝,占總面積的32.12%。此外,全市已完成夏玉米播種面積25.567萬畝,其中機播玉米25.567萬畝,投入玉米播種機2999臺。
質量“三夏”,促進作業質量提升。我市以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為主要對象,推廣土地托管、訂單作業等品牌化服務模式,進一步促進麥收減損提質。相關部門時刻關注“三夏”期間天氣監測預報和預警,做好應急搶收準備,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同時,引導農戶和農機手選擇適合的收獲機具和收獲時機,嚴格控制小麥機收留茬高度,確保小麥機收損失率不超標。
綠色“三夏”,促進資源高效利用。我市堅持生態導向,大力推廣采用機械化秸稈還田離田、深松整地等作業方式,擴大綠色環保、高效節約型裝備和技術的應用,有效改善耕地質量;大力推廣機械化撿拾打捆技術,促進秸稈的多元化利用,因地制宜對秸稈、落葉等進行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工業原料化、食用菌基料化等綜合利用;加大環保宣傳力度,完善縣(市、區)、鄉(鎮)、村(街道)三級網格化監管機制,明確每級網格監管責任人,各級責任人及其對應監管區域、聯系方式等信息及時對外公布,確保禁燒工作層層落實到位,堅決制止和查處焚燒秸稈行為。
平安“三夏”,促進機手安全作業。我市農機部門聯合機車經銷商及生產廠家對今年新購機車(具)農戶進行了“三包”知識和操作技術培訓;各級農機部門緊緊圍繞農機安全生產、農機社會化服務、農機新技術推廣等內容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培訓活動,累計培訓5000余人次;深入開展農機安全生產大檢查、農機事故警示教育和應急演練,開展送檢下鄉、送教下鄉、送安全知識下鄉,同時加大“三夏”安全生產督導檢查力度,確保安全作業。
暖心“三夏”,促進市場秩序良好。我市農機部門組建多個工作組,深入夏收一線,開展信息咨詢到田、技術指導到田、黨員服務到田、解決矛盾糾紛到田、作業調度到田的“五到田”服務,確保夏糧應收盡收、秋糧能播盡播。市縣兩級農機部門成立“黨員服務隊”,主動為廣大農機手提供技術指導、機具維修、信息發布等服務;在小麥主產區設立“黨員先鋒崗”,提供貼心、周到、高效的服務;在黨員農機手、基層黨組織書記的小麥聯合收割機和玉米播種機上,張貼“黨員示范車”標識,為軍、烈、孤、困、寡等群體送溫暖、獻愛心,開展“三優一免”服務。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