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近年來,浮山縣一直把設施蔬菜作為全縣現代農業發展的重頭戲。經過幾年的持續推進,目前該縣每年蔬菜產業總產值已超過億元。2014年、2015年,浮山縣連續兩年被評為全省設施蔬菜生產先進縣。
技術是產業發展的靈魂,是確保產業健康發展的基礎。浮山縣積極優化蔬菜產業技術服務,組建了由110余名技術人員組成的蔬菜技術服務團隊,確保全縣蔬菜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在技術服務中,該縣一是集中培訓。通過集中培訓解決農戶的共性問題,每月分批、分期、分區、分階段組織農戶進行輪回集中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如何識別高標準種苗、如何追肥澆水、病蟲害綜合防治等廣大農戶密切關心的問題。二是實地指導。實地指導解決農戶的個性問題,每周進棚入戶一次,面對面、手把手解決農戶當前存在的技術難題。三是編寫資料。先后編寫了《蔬菜實用技術手冊》,溫室黃瓜技術流程、大棚西瓜技術流程、西紅柿技術流程等技術資料,年發放給農戶2萬余份,培訓農民8000余人次,方便農戶隨時隨地翻閱,反復強化記憶,在實踐中靈活運用。四是技術創新。結合該縣設施蔬菜生產的特點,技術服務人員創新出三項新技術。水后快速定植技術:減少了傳統技術的挖穴、培土等程序,提高了勞動效率5倍以上,減少了病蟲害發生率,實現了種苗均衡澆水;簡易無土栽培有機蔬菜種植技術:用松針土和充分腐熟的羊糞及雞糞做基質,實現了栽培基質本土化,降低成本30%以上;西瓜“U”形細鐵絲壓蔓技術:用細鐵絲代替土塊壓蔓,固定效果好,提高工效3倍以上。五是做好示范。搞好試驗示范基地建設,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新材料,篩選出津優35號黃瓜、貝佳西紅柿、京欣2號西瓜、星帝甜瓜等優質品種,帶著農民干,做給農民看,通過良好示范進一步激發廣大農民的蔬菜種植積極性。
截至目前,該縣建設日光節能溫室500座,平均畝產量0.75萬公斤,畝產值4.2萬余元,涉及300余戶,1000余口人,戶均增收10萬余元,人均增收3萬余元;全縣建設春秋大棚1100座,畝產值1.4萬余元,畝均純收入1萬余元,涉及1000余戶,3400余口人,戶均增收2萬余元,人均增收5800余元。(高生芳)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