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為更好地助推第一書記“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今年以來,古縣從制度管理、教育培訓和問題導向三個方面入手,切實推進“第一書記”開展工作。
強化制度管理,推動工作規范。實行民情日記和工作臺賬制度。縣委組織部統一制作發放《工作日志》《工作臺賬》《入村調研表》和《入戶建檔表》,要求第一書記詳細記錄工作中的所見所聞,所駐農村的優勢和劣勢,工作日志一日一記,工作臺賬一事一記。駐村工作時間每月不少于20天,并以文件的形式下發到鄉鎮黨委和“第一書記”任職干部手中,靠制度管人,用制度促事,全面加強任職“第一書記”管理,有效推動任職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
強化教育培訓,促進角色轉變。任前,對“第一書記”進行了農村黨建、“三資”管理、土地確權等內容的專題培訓。組織“第一書記”赴3個鄉鎮的核桃示范園觀摩核桃產業發展、林下經濟建設情況;組織部分“第一書記”參加“互聯網+”電子商務培訓,切實幫助到村任職的“第一書記”找準定位,轉變角色,進入狀態。同時,將“第一書記”教育培訓工作納入農村“領頭雁”培訓計劃,確保教育培訓全覆蓋、有成效。
強化問題導向,突出幫扶實效。“第一書記”結合入戶調研,以精準幫扶為目標,充分利用自身或單位的業務、資源優勢,開展針對性扶貧,解決群眾當前的突出問題。古陽鎮杏家莊村“第一書記”李愛軍通過與派出單位縣廣電中心協調,為村民免費安裝了有線電視,提高了村民的文化娛樂生活水平;南垣鄉駝腰村“第一書記”張震組織50余人從臨汾騎車到駝腰村購買村民家種植的核桃,當天銷售核桃350公斤,后繼銷售200余公斤,他還積極推廣村里的小米,經過與市家樂福超市多次洽談,達成了銷售協議,探索了“消費扶貧”新模式。(周迅)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