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以前每次打開窗戶,嗆人的油煙味就撲鼻而來。現在好多了,我們再也不用過‘烏煙瘴氣’的生活了。”近日,家住鼓樓南大街司法巷的董女士高興地對記者說,看得出來,她對小區周邊餐飲油煙整治工作的成效很是滿意。
不難發現,近段時間,在我市眾多餐飲服務行業,油煙排放設備煥然一新、嗆人的油煙味一去不返、沾滿油漬的墻壁變得干凈整潔。這些嬗變的背后,是我市有關部門特別是市城市管理局下重手、出重拳,矢志不渝治理餐飲油煙污染交出的精彩答卷。
“問題+整治”無遺漏
“前些年,樓下的飯店經常營業至凌晨一兩點,油煙味特別大,導致我們一年四季根本不敢開窗戶,生活質量大大降低。”董女士道出,雖然曾經也不停地整治,但有的經營戶卻不以為然,讓這種“呼吸的痛”始終徘徊在“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的循環中。
其實,董女士所言代表了我市許多居民的心聲。餐飲便民,但油煙擾民,這一深深籠罩在居民頭頂的“陰霾”讓廣大市民頗為頭疼,油煙更是造成大氣污染的重要因素。
群眾的呼聲就是工作努力的方向,對餐飲油煙的治理,體現城市公共服務品質和治理水平。眼下,又面臨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嚴峻形勢,為此,全市上下同心協力、各展所長,打響了一場污染防治攻堅戰。在這場戰役中,我市城市管理部門積極作為,鐵拳出擊,緊盯大氣污染防治,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奔著問題去服務、向著困難去攻堅,多次部署、集中發力,在前期開展的餐飲油煙治理百日集中整治的基礎上持續“續航”,再次啟動了餐飲油煙專項整治行動,向“空氣殺手”持續亮劍。
如何“亮”好這把劍,讓煙火氣既賺“人氣”又得“人心”?市城市管理局下猛藥、出硬招、抓整改,成立辦公小組,多次召開會議安排部署,制定下發了實施方案,以重點區域為中心,地毯式向外延展,實行局長、分管局長、下屬單位負責人包片和行動隊包戶,集中行業主管部門、鄉鎮(街道辦事處)、市城市管理局綜合執法大隊人員逐一到市區范圍餐飲業(含單位食堂)門店上門宣傳、全面摸底、督促整改。同時編制下發臺賬,將門店位置、業主姓名、聯系電話、油煙凈化設備安裝、檢測、維護等情況登記造冊,實行跟蹤管理。
為確保整治工作無遺漏,該局在加大日常執法檢查和執法查處力度的基礎上,與各街道辦事處建立了協作會商機制,明確了每個片區辦事處監管負責人、執法隊包片領導、網格負責人,各負其責,相互協調,共同監管,形成整治全覆蓋。
戶戶告知、家家排查、個個建立檔案,聲勢浩大、規模空前、效果顯而易見。如今,從大型商業體商戶、企事業單位到小街巷的小餐館、露天燒烤攤,“烏煙瘴氣”的現象隨著整治行動的不斷深入逐漸淡出視野。
“巡查+檢測”齊發力
“集氣灶里油漬嚴重,通風管道有跑冒滴漏的現象;凈化器工作指示燈不亮,油煙排放肯定不達標……”近日,在市區某學校餐廳,市城市管理局執法人員聯合專家團隊、社區工作人員組成的檢查隊伍在巡查中直擊問題,對餐飲油煙排放情況進行“把脈問診”。
趁著做飯的時機,檢查人員登上房頂,用新引進的執法“神器”——移動式空氣質量油煙監控儀對油煙排放情況進行檢測。果然,儀器界面油煙濃度數值直線上升,超出了規定數值,讓肉眼察覺不到的數據瞬間浮出水面。
近一段時期以來,每到午餐時分或夜幕降臨,市城市管理局執法人員手提沉重的檢測設備,走進一家家飯香四溢的餐飲門店,將巡查和檢測相結合,或深入后廚、或爬上屋頂,查油煙凈化設施、煙道排放情況、證照辦理手續,測油煙濃度數值。其中,有的經營者投機取巧,安了不用,讓油煙凈化裝置成為擺設;有的經營者意識薄弱,長期不清洗凈化設施;有的經營戶顧及成本,并未安裝凈化設施;有的態度強硬,拒不清洗或維修……
開弓沒有回頭箭。對檢查中發現的種種違規行為,執法人員不留情面,現場下達整改通知書并要求限期整改。對不配合、拒不整改的餐飲單位,會同街道辦事處,依據相關法律規定采取停業整頓等措施強力整改,確保了治理工作正常推進。
與此同時,面對許多商戶因缺乏相關專業知識,導致凈化設備安裝不規范、油煙排放不達標的現狀,市城市管理局餐飲油煙污染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人員南下“取經”,并委托專業招標公司,通過審核資質、考察設備、調研市場,評選推薦油煙凈化設備供應商、設備安裝公司、清洗公司,為餐飲單位層層把關。
不畏寒風凜冽,他們撲下身子,或耐心宣講、或“飛檐走壁”,只為守護那一抹“臨汾藍”。可喜的是,經過一系列巡查督促,大部分餐飲單位都能夠積極配合,紛紛請專家、開藥方,迅速行動抓整改。居住環境有了改善,居民紛紛拍手叫好。三和家園小區居民楊女士高興地說:“周圍空氣好了,心情也好了,困擾我們多年的心頭大事終于得到了解決。”
“回頭+長效”常推進
1月2日晚6時許,正值飯點,福利巷的一家飯店內一派繁忙景象。廚房內抽油煙機隆隆作響,廚師們正在熱火朝天地忙碌著。此時,卻聞不到嗆鼻的油煙味,燒烤爐上也未有濺起的油漬。
“我們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按照標準要求,將以前的油煙凈化設備進行了改裝,凈化率大大提高,現在店內環境好了,生意都相對好多了。”飯店負責人郭女士欣喜地說。的確,記者跟著執法人員走訪了多家餐飲服務機構后發現,各個餐飲機構已把餐飲油煙防治提上了重要日程,在改善設施設備上做足了功課。
為了鞏固來之不易的成果,市城市管理局綜合行政各轄區執法中隊抽調專門隊伍,推進日常檢查治理工作,采取逐戶排查、隨機抽查、重點檢查、“回頭看”相結合的方式,檢查餐飲門店油煙凈化設施運行使用情況以及清洗記錄情況,落實重點時段、重點區域管控措施,持續加強餐飲服務業油煙污染執法巡查,發現油煙凈化設施不完善,涉及油煙擾民、衛生差、有油污問題,依據有關規定及時責令整改落實。
每天的日常檢查和耐心宣傳,使這項常態化的工作贏得了越來越多經營戶的支持、信任和配合。看到執法人員三番五次上門檢查,郭女士由衷地說:“這次整治不僅讓我們認識到了自身不足,還明白了餐飲油煙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之大。今后一定會定期做好清洗和維護,不為城市環保工作抹黑。”
“餐飲油煙整治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我們將繼續以改善環境和空氣質量為目標,始終保持全域覆蓋、高壓態勢、嚴管重罰的舉措,形成油煙治理長效機制,強化日常監管,加強行政執法,鼓勵公眾監督,確保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實現餐飲業油煙管控‘零遺漏’、治理‘零容忍’,為廣大市民營造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長楊衛紅滿懷信心地表示。
記者 閆璟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