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改革三十年來最重要的一條成功經驗就是:把人特別是把農民的發展放在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基于這一思路,才有了土地承包制和現今的土地流轉,才有了從土地和農村解放出來并進入城市的農民工。農民工是我國改革新產生的最重要的一個群體,這個群體在追求自身富裕愿望的同時,為城市的建設和繁榮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也由于廣大農民工的流動、打工、就業、創業,叩開了構建城鄉一體化的第一扇門。所以,在改革的三十年中,我國廢止了限制人口流動遷徙的條例,公民遷徙的自由開始實現。而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則把戶籍制度改革列為今后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許多省的戶籍制度改革都把先行重點放在了已進入城市的農民工身上。在這種大背景下,任何限制外省農民工進入的提案都是不符合我國改革發展的精神和國家有關規定的。
限制外省農民工進入的提案也不符合農民工流動的實際現狀。事實上,農民工異地打工的大頭并不在本省,而是到另外一個省份,這種大范圍流動求生存和發展的動力可能來源于人類自身求新求異的本能。在一些經濟發達省份,農民工都在其中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包括城建、修路、建材、服裝加工等領域,同時也包括農貿市場的小商販、為我們送快遞的小伙子以及家政服務員等。在目前城鄉二元結構并沒有解決的前提下,在目前城市管理依舊針對轄區戶籍人口的前提下,接納農民工的城市為農民工付出的其實很少,特別是在與農民工所做貢獻相比的前提下。
農民工就業不能搞地方保護主義的理由還在于:如果所有的省都如此效仿怎么辦?或者,我是農民工輸出省,我限制不了你的農民工,那我能不能限制你的產品進入我省?改革發展到了今天,各省份之間早就是一種經濟上各具特色同時又在許多方面互相依存的關系了,可能在這件事情上甲省幫了乙省的忙,而在另一件事情上,乙省又幫了甲省的忙,如此你來我往,雙贏效果是也!至于所謂的學習先進經驗,就更不能成為理由了!我們先不說廣東能不能與新加坡等同起來考慮和制定政策,單就經驗來說,就不能人家有我就學。
當前,在金融危機席卷全球的情況下,我國的農民工就業出現了許多困難,就在此時此刻,可能就有找不到工作的農民工在某個大城市的火車站旁徘徊,或者,在繼續外出打工還是留在家里之間拿不定主意。當然,同樣是在此時此刻,我們也看到了許多省許多城市在想法設法幫助農民工尋找就業之路。在這種時刻,所有限制農民工就業的提案既不合情也不合理!(劉強)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邱睿】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
上一篇: 以公款旅游為榮是種什么心態
下一篇: 公共建設項目清單不能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