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成果推動新產業再上新臺階
——我市在太原舉行OLED技術應用暨項目合作對接座談會側記
臨汾新聞網訊 7月22日上午,第十八屆無機和有機電致發光國際研討會(簡稱EL2016)在太原湖濱會堂三樓開幕。當日下午,我市組織的OLED技術應用暨項目合作對接座談會在湖濱會堂四樓舉行,多位參加EL2016的專家學者剛做完交流發言,旋即被請到臨汾會場,與專程趕來的我市有關職能部門領導、企業家和商會組織負責人就新技術應用等議題,面對面進行更直接、更深入的對接、洽談。
EL2016會議是國際發光材料及器件領域最具影響力的高端學術會議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980年的無機電致發光國際會議(1988年開始會議主題擴展到了有機電致發光材料及器件),該會議每兩年舉辦一屆,先后在美國、日本、意大利、韓國、比利時、俄羅斯和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舉辦過17次。EL2016會議是國內外從事無機、有機光電材料及器件研究與開發的專家學者、企業家交流和洽談的平臺,是推動世界光電材料及器件產業發展的盛會。會議主題包括無機光電材料及器件(LD、LED、QLED、半導體和稀土發光材料等),有機光電材料與器件(OLED),新型能源材料例如太陽能電池、石墨烯和燃料電池,光電材料及器件的產業化問題等。
有機光電功能材料和器件在新型平板顯示、固體照明、柔性顯示、高密度信息傳輸與存儲、新能源和光化學利用等領域顯現了廣闊的應用前景,逐步在全球形成規模化生產,是一種極具發展潛力的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環保能源技術,例如大屏幕電視、柔性可折疊顯示器、汽車用顯示器等等。近年來,我市的光宇電源等企業成功挺進LED照明產業,沃特瑪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產業園也落戶我市,特別是在OLED技術合作方面,臨汾飛虹微納米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與太原理工大學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在科研、技術、人才等方面有著長期合作經驗。
資源型地區如何發展新興產業、實現轉型升級?這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關注、苦苦探索的課題。因此市委、市政府對OLED技術成果轉化項目高度重視,我市各部門、企業家們對核心技術研究在產品開發和商業推廣中的作用也形成了高度的共識。此次國際研討會雖然在太原舉行,但是市委、市政府、關聯企業等方方面面參與積極性都非常高,飛虹納米公司等企業還在研討會會場外設立展區,希望借助這個高端平臺實現企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我市緊緊抓住參會專家云集、企業認知基礎扎實的良好機遇,舉辦OLED技術應用暨項目合作對接座談會,組織產、學、研各方直接對接洽談,加快研究成果轉化步伐,推動項目建設取得實質進展。
座談會上,太原理工大學副校長許并社,日本山形大學教授城戶淳二(JunjiKido),南京郵電大學材料學院院長汪聯輝,南京工業大學柔性電子技術研發中心主任陳志寬,南京工業大學教授王建浦,太原理工大學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華,太原理工大學副教授王忠強,以及山西省歸國華僑聯合會書記王立業、山西省陜西商會會長蘭勇、山西省陜西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賈若愚等專家、學者和經濟界有識之士先后發言,與地方政府部門、企業代表進行了交流互動,對OLED技術及應用進一步做了具體介紹,對OLED產業今后的發展前景做了科學研判;我市經信、發改等政府部門負責人和企業家代表也結合自身實際發言,對下一步在我市推進合作開發的條件和優勢進行了分析和展望,表達了用創新驅動實現轉型的堅定信心和推動OLED技術應用項目落戶我市的迫切愿望。這些專家學者對我市目前的項目合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見,更加堅定了我市推動OLED項目的信心。
目前,我市經濟發展正處于轉型調結構的關鍵時期,引進OLED技術,搶先一步發展,占據重要市場位置,加快經濟轉型發展,這對我市未來經濟發展意義重大。近年來,我市建立了服務項目建設的保障機制,成立了重點項目審批大廳,開辟了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形成了項目建設發展的良好氛圍。在OLED項目合作方面,我市有較好的基礎,通過此次座談交流,OLED項目引進目標更加明確。下一步我市將成立專家組,對項目進行前期考察和可行性論證,確保項目規劃科學合理、適應市場需求。
座談會上,臨汾經濟開發區、洪洞縣政府、甘亭工業園區以及市招商局、發改委、經信委等單位紛紛表示要提高認識,統一思想,相互配合,從土地、環保、規劃、資金、項目審批等方面給予支持,及時解決項目推進中的困難和問題;我市各級各部門將結合實際、主動出擊,與專家、企業、銀行加強銜接溝通,制訂工作方案,細化任務分工,強化“爭項目是本職,不爭項目是失職”的意識,抓機遇、搶先機、不遺余力,加快推進OLED項目早日在我市落地。
記者 劉玉林 鄭靜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