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我要打工賺錢”“我要去鄉村支教”“我要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暑假,不少在外就讀的大學生紛紛回到自己的家鄉,開始了長達兩個月的假期生活,雖然每個人的想法不同,但他們暑期都十分精彩。
體驗生活 暑期進校當老師
“有這樣的一個機會,讓我和孩子們‘零距離’接觸,真正了解到他們的需求,也豐富了我的暑期生活……”今年暑假,堯都區金殿鎮小榆中心小學迎來了一名“新”老師。
這位老師名叫蘆繁繁,今年19歲,是浙江外國語學院大一的學生。假期伊始,她便回到自己的家鄉,跟父母表達了想要趁著這個假期義務當教師的想法。
“我一直想找個機會鍛煉一下自己,也為今后就業之路積攢一些經驗,不想虛度這個假期。”蘆繁繁表示,她當老師也有自己的優勢,因為自己在校學習的專業是漢語國際教育,畢業后要面向廣大的學生,而且自己又是本地人,比較清楚孩子們的情況,更容易交流、溝通。
“孩子們和我想像中的不太一樣,我覺得他們會很乖、很聽話,剛開始孩子們不熟悉我們,多少有些羞澀、放不開,經過聲樂、體育課程后,孩子們漸漸放開,變得特別淘氣。所以,一定要掌握管理學生的方法,無論想像的再好,實踐才是關鍵……”第一次當老師的蘆繁繁,十分敬業。在課后,她總會跟孩子們溝通,了解他們的困惑,還經常鼓勵他們要自信,“這次支教活動其實是一次互利活動,學校缺少我們這方面的老師,我們也缺少一個鍛煉的機會,我希望有機會能夠到一些偏遠的山區,為那里的孩子們傳遞知識、傳遞愛。”
為賺生活費 “準大學生”忙打工
沒有繁重的學習任務、不用每天晚上熬夜背書、不用參加課外補習班……對于即將邁入大學的“準大學生”段亞茹而言,整個假期都任由自己支配。于是,她為這3個月假期進行了一個合理的安排。
高考結束后,段亞茹在市區找到一家飯店打工。
從7月4日開始,每天早上7點起床,這一忙就是一天,“這么多年都在學校度過,從來沒有接觸過社會,當我找到第一份工作時,還有些小激動,盡管很累、很忙,但是卻十分滿足。”
由于工作量大,上班第一天,段亞茹就開始腰酸背疼,“原來上班這么累,那一刻我真正體會到父母賺錢的辛苦,以后我要在生活上勤儉一些。在飯店,我每天從最簡單的學起,包括如何上菜、端菜、擺盤等等,這些都是課本上沒有的知識。”
為了能盡快熟悉工作,段亞茹經常利用休息的時間記菜單,“這樣每次顧客來的時候,我就可以跟他們推薦一些主打菜品,有時候自己的工作得到顧客肯定,心里感覺美滋滋的。因為我比較內向,平常不太愛講話,這次打工鍛煉了我和別人交談的能力,我慢慢變得大膽、自信,這也是以前從來沒有想過的改變。”
對于賺到的第“一筆”資金,段亞茹做了一個詳細的計劃,“我會將大部分的錢交給父母,減輕家里的負擔,其他的錢除了買一些生活必需品外,剩余的一小部分當做自己的生活費,不再伸手問父母拿錢,畢竟到了大學,相當于步入了一個小社會,要學著獨立。”
為學一技之長 練習技術考駕照
為了將來走出校門能更快地融入社會,實現就業,有的學生選擇在假期學習一項生活技能——駕照,胡子民也是其中的一員。
“離前方10公分的距離,轉方向盤”“倒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看倒車鏡”……在堯神駕校訓練場地,胡子民仔細聽著教練的口令進行練習。
就讀于大同大學的學生胡子民,打算趁這個暑假考駕照,早在放暑假前就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父母,家里人選擇了離家最近的一所駕校給他報了名,“雖然假期學車的人多,但是教練講得非常仔細,我們趁著休息的時間,互相討論一下學習內容,掌握都挺快,感覺這個假期很充實。”
當記者問及學車的原因,胡子民坦言,“現在許多公司在選拔員工時會要求有駕照,如果以后參加工作會開車的話,就明顯比別人有一些優勢,最主要的是現在車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代步工具。雖然每天要在訓練場地等待好長時間,這個夏季曬黑不少,但是一個多月下來,我已經通過科目一、科目二的考試,這個暑假變得十分有意義。”記者 段小婷
責任編輯:張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