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昱濤是晉城人,結婚近10年來,她平時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做家務;家里房子裝修,她一個人找工人、跑市場、買材料;2006年,張昱濤的公公患肝癌晚期,她經常在節假日到200公里外的老家去悉心照顧;2010年暑期,她突患急性腸胃炎需要住院,但為了讓丈夫在部隊安心工作,她瞞著丈夫獨自一人住院……正是因為她無私的奉獻、無悔的付出、默默的支持,才使丈夫扎根部隊建功立業,在事業上不斷進步,多次被軍以上單位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個人,兩次榮立三等功。
女人懷胎本是最需要丈夫照顧的時候,而張昱濤卻只能拖著笨重的身體獨自上班、買菜、做飯、洗衣服。2005年8月,懷孕7個月的她,因為過度勞累連續兩次感冒發高燒,導致兒子提前兩個月早產。兒子一出生就被送進急救室搶救,當時只有3斤多重,并患有大腦缺血缺氧性腦病、先天性呼吸窘迫癥等多種疾病,成活幾率非常小,即使搶救過來也極有可能是癡呆兒。張昱濤夫妻的雙方父母、單位同事,甚至兒子的主治醫師都勸她放棄,但她為了兒子幼小的生命,籌借10余萬元醫藥費,陪同兒子住院3個多月,硬是把兒子搶救了過來。兒子出院后,由于嚴重發育不良,體質非常虛弱,病情經常反復,醫生說“參照以往病例,將來99.9%是智障殘疾兒”。為了讓兒子健康成長,她四處求醫,自學新生兒營養學、早產兒康復治療等知識,連續3年每天為兒子做營養餐、做嬰兒操、進行康復按摩。當她帶著兒子去做最后一次復查時,一位早產兒康復治療專家對她說:“你創造了普通家庭救治早產兒的奇跡,創造了母愛的奇跡。”如今,張昱濤的兒子已經上小學一年級,身體健壯、聰明好學。
在工作上,張昱濤始終以軍人家屬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積極上進。作為一名高中美術教師,她刻苦鉆研美術專業知識和教學知識,認真備課授課,積極推進教改,教學成績優異,受到學生和家長們的一致好評。擔任美術教師的同時,她還兼任學校辦公室職員,工作中任勞任怨,成績突出。她的繪畫作品曾先后在2004年堯都區首屆音樂美術教工崗位技能大賽、2009年堯都區教育工會教工迎春書畫展上獲獎,并曾于2010年被臨汾市第五中學評為模范教師。
(記者 楊琦)
【責任編輯: 邱睿】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