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城管”一詞,許多人會將其與“暴力執法”、打人”等詞聯系在一起。
在臨汾市市容監察支隊有一個人,只要下班后就把自己關進書房創作漫畫,以此宣泄工作中遇到的不良情緒――他的名字叫高志剛。
高志剛,1990年畢業于運城學院(原運城高專)美術系油畫專業。自畢業分配到市容監察支隊至今,已有25個年頭了。25年來,他雖有多次被打住院的經歷,但令人欣慰的是,他的工作也 多次得到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
“2008年,城市街道兩邊亂貼、亂噴小廣告十分猖獗。我們夜查隊的執法人員就在凌晨1點至5點、街上人少且易發生假證噴號的時段蹲守,先后現場抓獲違法亂寫、亂畫假證人員32名,全部移交到公安機關依法懲處。”高志剛說,他先后擔任過廣告稽查中隊隊長和夜查隊中隊長,期間的主要工作就是專門清理違法小廣告和治理辦假證噴號的行為,因此創作的漫畫都與懲處城市“牛皮癬”有關。在執行市容整治工作的同時,他與省、市級媒體合作,大力宣傳城市“牛皮癬”的危害,以及打擊亂貼、亂噴工作的進展情況,形成了對城市“牛皮癬”人人喊打的氛圍。一時間,臨汾大街小巷的“牛皮癬”逐漸消失,市容市貌得以很大改觀。
“其實,我們也能理解占道小攤販的不易,要是能有一個體面的工作,誰愿意每天風吹雨淋走街串巷?”高志剛說,但是也有一些“老油條”屢勸不改,政府安排的不影響市容、交通的市場不去,非要在街道上擺攤設點,那也只好強制執法。《反復反彈》這個漫畫說的是平陽北街隨地擺攤的事,剛開始說好了不能占道經營,小販也答應了“馬上走”。可執法人員走了之后,小販們又照樣搬回來經營。其中有一個買手抓餅的攤販,屢次說教都無濟于事,且態度蠻橫,甚至還拿出刀子威脅執法人員。無奈,市容監察支隊只好派機動隊,對其經營車輛依法予以沒收。
“強制執法有時也會帶來‘后遺癥’,那就是一些商販把矛頭對準執法人員,小販們感覺是某些執法人員與其故意過不去。”高志剛說,有一個同事就 有被跟蹤的經歷。下班后,同事小王發現有人尾隨,不管他在大街上怎么轉,就是甩不掉。結果小王一連幾天都不敢回家,生怕家人受到不法侵害。
在高志剛創作的漫畫中,有一副《黔之驢》甚為幽默。“其實,這個作品表達了我們在執法中的無奈。”高志剛說,在各類執法事件中,形形色色的人都能遇到,甚至還有人放狠話稱:背后有某某某撐腰,你動我試試。”黔之驢》這幅作品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創作出來的。
只見漫畫上一個黑色的驢子張著大口,向一位身穿工作制服拿著“依法處理”文件的執法人員大聲嚷到:我有背景!我怕誰!”畫面形象生動,讓人看后忍俊不禁。
“執法難”,這是高志剛多年來對工作的一句感嘆。“也許是隔行如隔山,不在哪一行干,就不知道哪一行難。網絡上‘城管’的負面消息實在令人費解,在人們的印象中,城管’總是野蠻執法、打人成性,而在實際執法過程中,我們卻常有人被打傷、住院。”高志剛說,一方面執法對象難纏,另一方面單位要求文明執法,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市容工作著實難以開展。《盤根錯節》這幅漫畫的寓意,就是想讓更多的人理解城管工作……回憶起多年來的經歷,真是一言難盡啊!以筆為媒,以畫抒懷。作為一個市容工作者,25年來,如果沒有一個執著的信念,就不會有樂觀、自信和從容。
“生命不息,筆鋒不止。我的漫畫不僅表達市容工作者的不易,更多的是呼吁大家熱愛這個城市。城市是我家,愛護靠大家,希望我們的家園明天會更美好!”采訪結束時,高志剛如是說。(郝海軍 遆紅戎)
責任編輯: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