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撐無垠晴空愛
是人生最醇美的佳釀。再困苦的人生,因為有愛而云開日出、鮮花盛開;再艱難的行程,因為有愛而柳暗花明、豁然開朗。
1998年,畢業于西安外國語學院的苗文娟擔任了翼城縣園義園大酒店總經理。她堅持制度管人、效益用人、精品樹人、溫情暖人,以人為本謀發展,圍繞人字做文章,酒店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作為一名臨汾市人大代表,苗文娟在發展自身事業的同時,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2000年,當聽說北捍初中有一名叫呂仙金的孩子母親早逝、家境貧寒、體弱多病的父親僅靠三畝農田無法供養姊妹三人上學時,苗文娟心動了。她立馬趕到學校,看到衣衫破爛、身體單薄的小仙金,善良、堅強的苗文娟流下了淚水,她一把摟過小仙金動情地說:“孩子,我幫你……”從此,呂仙金的臉上有了笑容。小仙金家的三間舊房年久失修,已破爛不堪,苗文娟又拿出1萬元為她家蓋起了新房,也為失去母愛的小仙金建起了愛的港灣。每逢節假日,苗文娟就把她接到酒店或家里,問寒問暖,悉心照料;平日里,吃飯、穿衣,方方面面苗文娟都要一一操心,比對待自己的孩子還要親,同學們都非常羨慕仙金有一個勝似親媽的“好媽媽”。苗文娟愛心助學的事跡傳開后,許多貧困家庭的孩子給她寫求助信。看著一封封飽含渴望的信,苗文娟感到自己肩頭責任的重大,她更加熱心助學活動,捐助貧困學生,并選擇了北捍初中作為自己幫教助學的對象。每年拿出數萬元用于改善教學設施。
同時,她主動與團縣委、縣婦聯、縣教育局和縣電視臺等單位聯合,發起了“‘春蕾’愛心助學行動”,并開通了“春蕾熱線”電話。在她的倡導下,一場聲勢浩大的愛心助學活動迅速在全縣開展起來,并促使全縣80余名企業家和貧困學生結成了幫扶 對子。這場活動得到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并于2003年成立了翼城縣獎助基金會,社會各界捐款也由剛開始的每年20余萬元增加到2006年的全年186萬元,許多貧困大學生、山區學生在這筆資金的幫助下,避免了失學的命運,走向更遼闊的世界。
“苗阿姨,也許你給我們的僅僅是一杯水,但在我們心里卻是一片愛的海洋!”苗文娟資助的5名學生由衷地對她說。如今,孩子們正揚帆遠航,駛向新的彼岸。相信無論多少驚濤駭浪,他們都會從容應對、勇往直前,因為他們心里撒滿了愛和希望的底色。
真情,讓心靈起舞
心中流淌著真情,就像流淌著一條清澈、歡快的小溪,涓涓而來,滋潤心靈,身后留一路綠色、一片蔥蘢。
在翼城縣南唐鄉曉史村,有位叫路玉香的普通農家婦女。多年來,她利用在田間勞作的間隙,在柴米油鹽的瑣碎中,詩意地感知著身邊的世界,并傾注筆端,寫出了一首首散發著濃郁鄉村風情的詩作,多次在全國、省、市級比賽中摘取金獎、銀獎。然而,由于缺少資金,她寫出的上千首詩歌“養在深閨人未知”,難以和更多的讀者見面。
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苗文娟走進這個掛滿玉米的普通農家小院,望著路玉香對生活充滿憧憬、渴望的雙眸,她當即決定出資支持路玉香出版詩集。她牽頭聯系出版社、印刷廠。2005年,散發墨香的路玉香《詩苑鳥語》詩集由陜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她又積極組織有關人員召開詩集發行會,讓更多的人來了解路玉香、了解翼城文化。此舉得到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贊許,省、市、縣各級媒體紛紛報道、轉載,翼城縣大力發展文化事業的經驗也在全省得到推廣。此舉在翼城縣文壇引起不小的震動,進而引發出一股更大的創作熱潮。截至目前,翼城縣新田園研究會已擁有會員近千人,繼路玉香之后,又先后有四名農民出版發行詩集。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苗文娟感到莫大的欣慰和充實,履行一名人大代表的能力意識逐漸增強。
農民詩人、曉史村黨支部書記李紹業感慨地說:“苗文娟對鄉土文化的虔誠和扶持,對鄉土文人的真誠幫助,起到了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鑒于苗文娟的突出貢獻,山西省農村文化促進會授予她“山西省和諧文化之星”光榮稱號。
苗文娟用涓涓真情,搭建了一個讓農民盡情陶冶先進文化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這些世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農民,在翼城大地上吟詩作畫,在新農村建設的大潮中盡展風采!
真心,為家鄉歡歌
家鄉,是夢開始的地方。無論走多遠,無論在何處,家鄉都是縈繞心間揮之不去的情結。
走進苗文娟所經營的園義園大酒店,撲面而來的是濃郁的鄉土文化氣息。大廳、餐廳客房的墻上,處處懸掛著翼城書畫界文人雅士的書畫作品。有景色綺麗的舜王坪、山村茅舍,展現出翼城縣古樸、醇厚的地方風情。還有一幅“誠信天下”的書法作品,揭示了苗文娟多年來的經營理念。參觀這些書畫作品時,苗文娟的眼睛里流露出濃濃的故土之情。她動情地說:“希望通過這些書畫作品,宣傳我們本土的旅游資源,展示我們的旅游文化,從而讓更多的人了解翼城,來這里旅游、投資。”
句句話語,飽含著一位民營企業家對家鄉深深的眷戀之情,展示了這位翼城商界奇女子的大視野、大胸懷。
為了弘揚象棋傳統文化,營造一種健康文明的社會風氣,苗文娟主辦了規模宏大的翼城縣“園義園杯”象棋比賽,全縣10個鄉鎮的工人、農民、老干部共200余人身著苗文娟統一購置的運動服裝,興致勃勃參加了比賽。比賽還吸引了外縣市的農民朋友參與,以后每年舉辦,規模一年比一年大,規格一年比一年高,在全市、全省農民文化運動中都產生 了廣泛影響。
做為一名人大代表,苗文娟一直都把“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她始終認為,作為一名人大代表,就要用滿腔的熱情履行人民代表應盡的職責,為民建言,為黨獻策,就要有與時俱進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就要用真誠的愛心回報社會,為國家、為人民不斷奉獻,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對得起人民的重托。
成立社區,對翼城縣的市民來說,可是個新鮮事。為了將社區工作搞好,苗文娟協同桐封社區領導一道,研究方案,開展活動,獨資舉辦首屆社區晚會,擴大了社區影響,提升了社區的凝聚力和號召力。
苗文娟深情地說,是翼城的山水養育了我,作為一名人大代表,我愿為家鄉的建設盡一份綿薄之力,為家鄉的文明、富裕、進步而歡歌。多年來,她為社會各類公益事業捐款捐物累計達200余萬元,每每談起這些,她總是說,我為社會奉獻的還遠遠不夠,我將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事業中去,一生一世,不改初衷。
作者:通訊員 郭向華 來源:臨汾日報
【責任編輯: 賈亮】
責任編輯:臨汾新聞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