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亮劍”餐飲油煙
臨汾新聞網訊 焊接管道火花四射,回填路面熱火朝天……11月3日,在鄉寧縣政府北片區域居民集中供熱工程施工現場,工人們爭分奪秒,干勁十足,一派繁忙景象。這項工程涉及143戶居民,已完成80余戶,剩余住戶將在11月15日以前全部接通“大暖”,徹底告別燒煤取暖的歷史。
環境就是民生,藍天也是幸福。當前正值秋冬防關鍵時期,鄉寧縣把大氣污染防治擺在突出位置,嚴格落實省、市相關會議精神,精心謀劃部署,強化各項措施,全力打好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不斷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
精準施策 靶向治理
“環保工作必須永不言好、追求更好。全縣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凝神聚力,找準靶心,有的放矢,抓緊抓好秋冬防各項工作,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擦亮綠色底色、做足質量成色!”在不久前召開的鄉寧縣2021年-2022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會議上,鄉寧縣委書記楊建軍的講話擲地有聲、直抵人心,為全縣上下打好打贏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明了方向。
作為典型的資源型城市,鄉寧縣大氣污染防治面臨的形勢本就十分嚴峻,今年災后恢復重建、疫情防控等重點工作更是交織疊加,壓力倍增。為此,這次會議要求縣級領導干部要定期深入包聯鄉鎮開展督促指導,統籌推進秋冬防、災后重建、安全生產、疫情防控等工作;各鄉鎮黨委、政府要用好網格化管理機制,強化摸排監督,確保各類環境問題早發現、早解決;縣直有關部門要主動擔當作為、積極認領任務、強化配合聯動,壓實責任、明確任務,把各項工作落實到位;各企業要履行好環保治理第一主體責任,抓好治污減排、限產停產、升級改造等各項工作;各執法部門要聚焦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問題,加大執法監督的頻次和力度。
找準靶心,便能有的放矢——秋冬防開始后,鄉寧縣深入分析研判大氣污染源,瞄準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緊盯各項目標任務,多管齊下、標本兼治,嚴格對照《臨汾市秋冬季工業企業錯峰生產管控方案》,對全縣磚瓦、陶瓷、石灰、粉磨站、洗煤、混凝土攪拌等重點涉氣工業企業實行秋冬季錯峰生產、差異化管控,確保工業企業減排達標;全面加強面源污染管控,強化工地揚塵、道路揚塵、秸稈禁燒及餐飲油煙治理,嚴格控制尾氣排放和揚塵污染;加快清潔能源改造進度和散煤燃燒管控,做好完成改造區域的散煤、柴禾和燃煤(柴)設施“三清零”工作。同時,開展專項督查,定期通報總結,督促各級各部門全力抓好工作落實;提前謀劃應對重污染天氣,建立任務清單,督促責任單位做好監測預警、監督執法、應急減排等各項工作,最大限度減少重污染天氣影響。
管控散煤 清潔取暖
“天然氣取暖干凈方便,溫度還可以自己調節,一按開關,十來分鐘家里就熱乎了。我已經用天然氣取暖4年了,往年都是燒完氣再補貼,今年直補了,縣里真是把好事辦到老百姓心坎上了。”在鄉寧中燃城市燃氣發展有限公司收費大廳,前來繳費的“煤改氣”用戶張衛東高興地說。
散煤燃燒點多面廣,是影響秋冬季大氣質量的重要因素。身為煤炭大縣,鄉寧縣近年來全力推進清潔取暖改造工程,完成改造面積350余萬平方米,用“壯士斷腕”來形容并不為過。為深入實施這一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確保廣大群眾用得上、用得起清潔能源,今年,該縣再次出臺冬季清潔取暖實施方案,對“煤改氣”用戶進行設備補貼和運行補貼。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運行補貼采取了直補方式,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一片叫好聲。“煤改氣”用戶陳艷菊為記者算了一筆賬:“縣里為購氣用戶每戶直接補貼1元/立方米,執行氣價1.7元/立方米,每戶最高補貼不超過1500元。我買了1500立方米天然氣,只需要2000余元。”
在秋冬防工作中,鄉寧縣疏堵結合、標本兼治,加強聯防聯控,堅持城區、城郊、農村三條戰線齊推進,一手抓清潔取暖改造、一手抓散煤管控治理,既加大散煤、燃煤(柴)設施、柴禾“三清零”力度,又著力保障群眾溫暖過冬,為打好打贏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夯實了基礎。
昌寧鎮居民白翠芳是縣政府北片區域居民集中供熱工程的受益者,對于燒煤取暖,她有著切身感受:“原來一到冬天又是封爐子又是掏煤灰,還要經常半夜起來添煤。現在通了‘大暖’,院里院外的空氣都不一樣了,縣委、縣政府真是給我們辦了一件好事!”
深挖潛力 鐵腕治污
近年來,鄉寧縣堅持新發展理念,圍繞“減優綠”升級煤炭產業,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風電項目并網發電、煤層氣持續增產、光伏項目加快推進,能源供給結構不斷優化。隨著該縣大氣污染治理不斷深入,減排空間也進一步收窄,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只有深挖潛力,一微克一微克摳出減排空間,才能進一步鞏固提升大氣污染防治成效。
鄉寧錦橋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年產90萬噸礦渣硅酸鹽水泥和礦微粉的建筑建材公司,眼下,該公司投資250余萬元實施的超低排放改造項目已經完工。市生態環境局鄉寧分局綜合執法隊負責人楊希斌向記者介紹,該項目完工后,企業實現了從源頭到末端的全覆蓋治理。二氧化硫排放濃度從原來的每立方米400毫克降到35毫克以下,氮氧化物從原來的每立方米300毫克降到50毫克以下,煙塵從原來的每立方米20毫克降到10毫克以下,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硫14噸、氮氧化物1.3噸、煙塵10.6噸。
餐飲油煙污染一直是廣大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也是影響空氣質量的一個關鍵因素。連日來,鄉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出動執法人員500余人次,對全縣各餐飲單位油煙凈化裝置安裝使用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建立臺賬,實行“一戶一檔”,確保經營戶切實履行環保主體責任。檢查中,執法人員嚴格要求各餐飲經營戶與有資質的清潔公司簽訂油煙凈化裝置定期清洗合同,并對未安裝油煙凈化裝置的經營戶依法予以處罰。
“打好打贏藍天保衛戰,公眾參與也是重要一環。”鄉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杜晉忠說,“歡迎廣大群眾積極舉報未安裝和未正常使用油煙凈化設施的餐飲單位,我們將持續加大監管力度,嚴厲打擊各項違法行為,以‘零容忍’的態度開展餐飲油煙治理。”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幾年,鄉寧縣空氣質量不斷改善,二級以上天數穩定在300天以上,抬眼即見的藍天白云常駐山城。然而,大氣污染防治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守護藍天白云仍然任重道遠。鄉寧縣將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攻堅克難、砥礪前行,堅決打好打贏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繼續擦亮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底色”!
記者 劉一平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