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李輝) 1月25日下午,天津航空EMB190執飛的臨汾—海口GS6532航班在臨汾民航機場平穩起飛,標志著經過8年的籌備建設,臨汾民航機場正式通航,從此架起了臨汾對外交流的“空中走廊”,開辟了我市擴大開放的“通天之路”,臨汾441萬人民圓了“藍天夢”。
圖為臨汾至海口的飛機起飛。記者 閆銳鵬 攝
圖為乘客順利到達。記者 閆銳鵬 攝
陸航學院訓練部部長傅裕軍、陸航訓練基地司令員孫武、民航山西監管局局長孫劍英以及市領導王文英、黃翠蓮、李東洪、王振富、柴高潮、王醒安、陳忠輝、陳玉士、張成梁以及市公安局局長馬德榮出席臨汾民航機場正式通航暨臨汾—海口首航儀式。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趙建民主持儀式。
據悉,臨汾民航機場位于臨汾市堯都區喬李鎮北,機場占地面積約2086余畝,總投資約12.87億元。工程按目標年2025年旅客吞吐量187萬人次、貨運量6200噸規劃建設。該機場為國內4C級支線機場,可滿足波音737—800、空中客車320等系列飛機的起降,機位數9個。臨汾機場正式通航后,將進一步完善臨汾市綜合交通體系,開啟臨汾融入世界、世界走進臨汾的空中通道,構筑臨汾市公路、鐵路、航空“三位一體”的立體交通網絡。
孫劍英在致辭中說,臨汾民航機場是山西省第6個支線機場,該機場的通航架起了臨汾對外開放交流的“空中走廊”,希望臨汾民航機場在運行中保質量、保安全,飛出好效益。
市委副書記王文英在講話中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對臨汾民航機場的落成和正式啟用表示熱烈的祝賀。他說,臨汾民航機場的建成通航,極大地改善了臨汾的投資環境和對外開放形象,為臨汾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架起了空中橋梁,對于把臨汾建成晉陜豫黃河金三角的區域性現代化中心城市,進一步加快臨汾乃至山西的經濟社會發展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臨汾市將以民航機場的通航為契機,加快推進改革開放,不斷優化投資環境,大力發展航空經濟,努力開創“六大發展”新局面。希望臨汾民航機場主動適應民航現代化發展形勢,不斷完善航線網絡,創新運營管理機制,增強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機場服務水平,努力把臨汾民航機場打造成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市級機場和全省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為加快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架起騰飛的翅膀。
下午3時10分許,趙建民宣布臨汾民航機場正式通航!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