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攻堅克難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今天10月17日是第三個全國扶貧日,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我市吹響決戰貧困沖鋒號
臨汾新聞網訊 今年是我市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開局之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脫貧攻堅的一系列決策部署,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加強組織領導,創新工作機制,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進扶貧重點亮點工程,取得了明顯成效,為確保我市脫貧攻堅年度戰役首戰告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16年省下達我市減貧任務為6.5萬人、122個村。結合“十三五”脫貧摘帽的總體規劃要求,今年我市需要減貧7.77萬人、182個村,才能按年度計劃完成貧困縣、貧困村的摘帽。5月底,已將調整后的減貧指標分解下達各縣(市、區),并簽訂了2016年脫貧責任書。目前,我市脫貧攻堅重點工作正在扎實推進,到年底將全面完成各項年度目標任務。
●光伏扶貧
光伏扶貧工程是我市在扶貧投入機制方面的一個創新,也開創了全國扶貧的一個新模式,得到國務院扶貧辦和國家能源局的高度認可,被國務院扶貧辦列為新時期實施精準扶貧的十大工程之一。我市的光伏扶貧一直走在全省、全國的前列,目前“臨汾模式”已成為全省、全國的典范。2015年,我市規劃啟動了127座村級光伏電站建設。截至9月底,全市建成并網運行100座,累計發電550余萬度,已累計結算發電收益80余萬元。
●易地扶貧搬遷
2016年省下達我市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3313人,同步搬遷人口2827人。今年以來,市政府高度重視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于6月、7月、8月先后三次召開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調度會,有力推進了這項工程的實施。截至9月底,今年有搬遷任務的10個縣,集中安置點已開工187個,竣工22個;分散搬遷已落實952戶、3349人。
●金融扶貧
2016年省下達我市的金融扶貧小額信貸任務為21210萬元。截至9月底,10個貧困縣已累計發放小額信貸9579萬元。扶持帶動貧困農戶、扶貧龍頭企業以種植、養殖等產業發展為主導,扶貧成效十分顯著。隰縣金融扶貧小額信貸工作尤為突出。在省市扶貧、金融等有關部門的大力指導下,該縣信用合作聯社秉承“因農而生、隨農而變,為農轉型、助農富強”的經營理念,與扶貧部門通力合作,通過正反雙向推薦、示范試點先行帶動的強力舉措,金融扶貧成效明顯,累計發放貸款6256.78萬元。
●企業產業扶貧
2016年,省下達我市的企業產業扶貧投資任務為24億元。截至9月底,全市落實企業產業扶貧項目達123個,項目涉及設施農業、農產品加工流通、標準化種植、規模養殖、特色農業、生態旅游、農村電子商務、光伏發電、農業綜合開發、食用菌、中藥材等產業,累計完成投資17.49億元。
●電商扶貧
我市大力開展電商扶貧試點工作,截至目前,永和縣、隰縣各建成10個電商村級服務站,為我市電商扶貧的開展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4月27日至29日,市扶貧辦與市委組織部共同舉辦了市直農村“第一書記”電商專題培訓班,共計100余人,全面提高了第一書記履行崗位職責、精準扶貧和發展電商扶貧的能力。5月12日至17日,市扶貧辦、市委下鄉辦組織市直80余家單位的定點扶貧工作隊員和第一書記近100人赴浙江杭州、麗水進行了農村電商培訓。
●生態扶貧
按照省、市領導的批示,市扶貧辦積極與潞安集團溝通對接,達成在我市發展10萬畝油用牡丹產業項目的合作意向。同時,把光伏產業與林業、養殖業發展相結合,大力推廣光伏板下構樹種植發展模式,啟動了汾西縣、蒲縣兩縣的聯合試點工作,著力打造有質量、可持續的扶貧模式。
●中證扶貧板、消費扶貧
推進中證扶貧板和消費扶貧是我市扶貧模式的又一重大創新,主要是打造臨汾精準扶貧新模式。中證扶貧板9月12日正式上線,我市5個國定貧困縣的縣域縣情、9個產業項目、8個消費扶貧產品在扶貧板上進行展示,3個貧困縣與證券公司已進行結對幫扶,線下報價系統協助華西證券、江海證券、財富證券與我市進行對接。同時,全面啟動了消費扶貧工程。目前已編制完成消費扶貧認證標準,我市已有4家企業通過消費扶貧認證,同時啟動了優質農產品的消費扶貧產品認證工作。
●就業培訓
在全市扎實開展了千村萬人就業培訓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截至9月底,千村萬人就業培訓已完成1340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已完成1939人。蒲縣嚴格組織落實千村萬人就業培訓,開設的專業巧巧工藝品加工,培訓100余人次,參加培訓的主要是農村貧困留守婦女,經過專業手工藝品培訓后,全部安置就業。企業主動與就業人員簽訂就業合同,貧困留守婦女經濟收入有了保障,就業難題也解決了。
●干部駐村幫扶
組建了第28批駐村幫扶工作隊,其中,市直163支,縣直841支,共幫扶998個村(含662個建檔立卡貧困村),覆蓋了全市17個縣(市、區)。在全市建立起了單位包村、領導包帶和工作隊到村、黨員干部到戶、“第一書記”到崗的“兩包三到”聯動幫扶機制,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
●第一書記
我市共選派912名“第一書記”,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村和軟弱渙散村黨組織選派“第一書記”全覆蓋,對“第一書記”嚴格考核、動態管理,真正成為貧困村扶貧項目實施的“主導者”,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帶頭人”。據統計,“第一書記”任職以來,開展民情民意調查1萬余次,記錄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8000余個,撰寫調研報告1025篇,編制662個建檔立卡貧困村脫貧攻堅規劃、211個村集體經濟發展規劃、56個村環境綜合整治規劃,制訂295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工作方案。
下一步,我市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強督促檢查,狠抓責任落實,確保全年各項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保質保量地完成。著力抓好以下重點工作:做扎實建檔立卡相關數據的清洗完善,督促縣、鄉、村三級抓好脫貧攻堅掛圖作戰工作的落實,大力推進各項扶貧工程的實施,確保脫貧攻堅首戰首勝。光伏扶貧方面,啟動70座村級電站招投標和項目建設工作。易地搬遷方面,加快推進移民工程實施進度,到年底主體完工達到40%以上。企業產業扶貧方面,對新增的投資額度較大、帶動當地貧困農戶增收效果明顯的企業產業扶貧項目進行重點督促。金融扶貧方面,加大小額信貸的發放力度,為貧困戶脫貧增強造血功能。電商扶貧方面,積極培育扶持已建成的20個電商村級服務站,逐步擴大電商扶貧覆蓋面。中正扶貧板、消費扶貧方面,推進貧困縣、扶貧龍頭企業和產品在扶貧板展示,做好消費扶貧認證標準的備案申報以及管理平臺建設工作。干部駐村幫扶方面,進一步督促工作隊開展幫扶工作,落實幫扶措施。加大扶貧宣傳力度,在全社會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十三五”脫貧攻堅工作思路
今后五年我市脫貧攻堅“123456”工作思路:即一個目標、二個全覆蓋、三位一體、四個強化、五個一批、六個精準。具體來講,一個目標”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二個全覆蓋”就是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覆蓋和無勞動能力的深度貧困人口全覆蓋;三位一體”就是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的大扶貧格局;四個強化”就是強化領導責任、強化精準扶貧、強化社會合力、強化基層組織建設;五個一批”就是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六個精準”就是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和脫貧成效精準。
全市貧困狀況
臨汾市是山西省貧困面較大、貧困人口較多的地區之一,全市17個縣(市、區)共有10個貧困縣,其中,大寧、永和、隰縣、吉縣、汾西5個縣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鄉寧、蒲縣、浮山、安澤、古縣5個縣為省級貧困縣。按照國家新一輪扶貧攻堅的總體部署,我市吉縣、大寧、隰縣、永和、汾西5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被列入呂梁山區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山西省呂梁山片區貧困縣最多的地市。目前我市共有8.5萬貧困戶,23.7萬貧困人口(包括臨汾開發區)。2014年建檔立卡全市有662個貧困村。2015年我市貧困村減少60個,目前全市還有602個貧困村。(佚名)
責任編輯:張茜